中、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般规律和年龄特点研究

在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指导问题上,有关的教科书历来强调教师的“示范”作用,似乎表演游戏是“不教不会”的。为了解幼儿独立开展表演游戏的能力与年龄特点,为教师指导幼儿的表演游戏提供依据,我们采用自然观察法,进行了关于中、大班(4-6岁)幼儿独立开展表演游戏年龄特点的研究。被试62人(其中大班30人,中班32人,男女各半),采取随机抽样配组的方法,让幼儿四五人为一组,在没有教师在场的情况下在表演游戏区游戏,并用摄像机记录幼儿活动的情况。每次游戏时间为30分钟。下面我们介绍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的中、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一般规律,以及中、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年龄特点。

一、中、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一般规律

(一)目的性角色行为逐渐减少,嬉戏性角色行为逐步增加

根据行为目的程度的不同,可将中、大班幼儿表演游戏中的角色行为分为目的性角色行为与嬉戏性角色行为。目的性角色行为是指幼儿围绕故事内容扮演角色,认真再现故事。嬉戏性角色行为是指幼儿按自己的兴趣扮演角色,嬉戏打闹,他们玩的内容可能与故事内容有关也可能无关。这两类行为在中、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个共同的变化趋势,那就是随着游戏过程的展开和时间的延续,幼儿的目的性角色行为逐渐减少(中、大班幼儿目的性角色行为在第一轮观察中分别占54、87,在第二轮则分别降至40、65,嬉戏性角色行为逐步增多(中、大班幼儿嬉戏性角色行为在第一轮观察中分别占46、13,在第二轮则分别增至60、31。

已有研究表明,从特殊性探究到多样性探究是游戏活动所要经历的发展过程。这种规律体现在表演游戏活动中,就是在表演游戏的最初阶段,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及情节的表现,因而目的性角色行为较多;随着游戏时间的延续,幼儿感兴趣的东西逐渐增多,例如,出现与角色相关但与故事内容联系不甚紧密的行为———狼追打小猪、小猪吃狼肉、小动物们打逗狐狸等。或者,幼儿不满足于原来的故事情节,而对情节进行任意的发挥和改编———狼一遍遍地撞房子,小动物们追打狐狸的时间增长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嬉戏性角色行为,也是多样性探究的结果。要使幼儿的嬉戏性角色行为再度向目的性角色行为发展,并使其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需要教师适时的介入和指导。

(二)以一般性表现为主,生动性表现在游戏过程中没有明显增加

我们可以把幼儿的目的性角色行为分为三种:被动性表现(幼儿需要他人的提示、告知才能扮演角色或表现提前不合时宜)、一般性表现(幼儿说话语气平淡,表情单调)、生动性表现(幼儿能够逼真形象地扮演角色,他们能用夸张但适宜的语气、语调、动作、表情等去表现角色)。

中、大班幼儿的表演游戏以一般性表现为主,生动性表现行为并没有随游戏过程的发展和持续而明显增多。这种情况表明幼儿自身并不能完成从一般性表现到生动性表现的提升。

被动性表现既反映了幼儿的角色扮演意识的强弱,也说明了幼儿伙伴之间的相互作用。本研究表明,由于大班幼儿伙伴之间的互动能力增强,因此大班幼儿的被动性表现行为在第一轮观察中多于

中班,而中班幼儿的被动性表现行为则随游戏过程的展开而增多。

(三)同伴交往是表演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以真实身份与同伴进行的交往在中、大班幼儿的表演游戏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5、15。对幼儿在表演游戏中的同伴交往内容的分析可以发现,同伴交往是幼儿表演游戏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可以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又是幼儿合作表现故事内容的必要手段,对于表演游戏的开展具有支持作用。

表演游戏中的同伴交往内容可以分为五类:1.角色:幼儿围绕头饰、角色认定和分配所进行的沟通;2.规则:幼儿围绕游戏的开始、出场顺序、动作和对白顺序等进行的沟通;3.情节:幼儿围绕故事序列、细节、内容进行的沟通(包括澄清、描述或构想等);4.材料:幼儿围绕材料使用、材料分配进行的沟通;5.动作、对白:幼儿围绕故事中出现的动作、对话进行的沟通。

我们的研究发现,中、大班幼儿在表演游戏中的交往内容已包括了上述五类,其中中班幼儿需要协商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角色、规则、情节、材料、动作和对白等多方面;大班幼儿交往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规则与动作及对白这两方面,在角色分配、情节协商、材料分配等方面一般能够达成默契,不需要协商。

嬉戏性角色行为、一般性表现、同伴交往等虽然不是表演游戏的理想状态,但却有着其自身不容忽视的价值,它们是幼儿表演游戏自然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嬉戏性角色行为是幼儿在表演游戏多样性探究阶段出现的行为,它为以后游戏内容或情节的丰富提供素材;一般性表现行为既是幼儿交往合作的初步成果,也是幼儿把别人的(角色的)言语、动作转变为自己的言语、动作的最初形态,它为生动性表现奠定基础;同伴交往则有助于幼儿理解故事和合作游戏。

可以说,一般性表现是幼儿独立开展表演游戏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是生动性表现的重要基础。一般性表现与生动性表现的关系正如地基与楼房,教师不能忽略、省略、轻视甚至取消一般性表现这个过程。相反,教师应当为这个过程提供基本的条件,为幼儿的协商、磨合提供时间和空间,学会等待而不是要求幼儿“即演即像”。

另一方面,在表演游戏中,幼儿自身既不能完成从目的性角色行为!嬉戏性角色行为!更高水平的目的性角色行为的回归,也不能完成从一般性表现!生动性表现的提升。幼儿表演游戏的这种特点表明教师介入和指导的必要性。

二、中、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年龄特点

(一)中班幼儿表演游戏的年龄特点

1.能独立完成角色分配任务,角色更换意识不强。

在有头饰的情况下,中班幼儿能较顺利地完成角色分配任务。他们能平静地挑拿头饰,在戴好头饰后,先要经过一段无所事事或者嬉戏打闹的时间,然后才渐渐进入游戏的计划、协商阶段。他们有一定的角色更换意识,但角色更换意识不强。

2.游戏的目的性差,需要成人一定的提示才能坚持游戏主题。

中班幼儿往往因为准备道具、材料而忘了游戏的最终目的。同时,从两轮观察中我们发现:中班幼儿的嬉戏性角色行为(占53)明显多于大班(只占22),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中班幼儿以愉悦为游戏目的,任务意识不强的特点

3.角色扮演以一般性表现为主,以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在再现故事的目的性角色行为中,一般性表现占中班幼儿角色行为的87,生动性表现仅占7。这一方面是因为中班幼儿的角色扮演意识不强,还不能很好地区分日常行为与扮演行为;另一方面中班幼儿的语言、移情能力等也限制他们的角色扮演能力。

幼儿在再现故事内容、扮演角色时所运用的表现手段,包括语言、动作、混合手段(指动作、语言、表情的综合运用)等三种方式。中班幼儿主要以动作为表现手段(所占比例为57)。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可能是受其言语表达能力的限制;另一方面,他们对动作更有兴趣。

(二)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年龄特点

1.有较强的任务意识,行动的目的性、计划性较强。

与中班幼儿相比,大班幼儿能独立完成角色分配任务。在投放头饰后,大班幼儿会积极地争抢头饰。戴上头饰后能迅速形成角色认同,进入游戏协商、计划阶段。

大班幼儿的无所事事行为明显少于中班(以第一轮观察为例,前者为13,后者为46);大班幼儿的嬉戏性角色行为明显少于中班(前者为22,后者为53);大班幼儿的目的性角色行为明显多于中班(前者为78,后者为47)。这表明大班幼儿更为关注同伴的行为和游戏的发展,较少游离于游戏之外。

大班幼儿在游戏开始前能就游戏的规则、情节、出场顺序进行协商;进入游戏之后的伙伴交往内容则集中在动作和对白方面,并且能够相互小声地、悄悄地提示或告知。在一轮游戏之后会通过协商等更换角色。整个游戏过程呈现出计划、协商→合作表现故事→再计划、协商的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2.有较强的角色扮演意识。

大班幼儿扮演意识较强,他们能够自觉地等待着自己“上场”时候的到来,而且在扮演角色时能注意语气语调与日常言语动作的区别。

3.具备一定的表现技巧,能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段。

从两轮观察的结果看,大班幼儿的一般性表现占角色行为的58,生动性表现占36,说明大班幼儿已经不只是简单地再现故事,而是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塑造角色,调整对白与动作。他们能根据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手段,语言、动作、混合手段分别占27、29、44,说明大班幼儿能综合运作动作、语言、表情等来再现故事内容,具有较高的表现能力。大班幼儿对故事的理解能力和驾驭语言、动作、表情等的表现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他们的角色扮演。

但是大班幼儿的表现技巧仍有待提高,因为有64的角色行为还不是生动性表现行为。这与幼儿的扮演意识不够强,驾驭语言、动作、表情等的表现能力有限有关系。虽然,从熟悉故事到生动性表现故事要经历一个一般性表现的阶段,但是随着游戏的延续和展开,大班幼儿生动性表现行为的比例并没有很大提高(第一轮为35,第二轮为37)。这也说明即使是大班幼儿,在没有教师帮助的情况下,也不能完成从一般性表现向生动性表现的提升。

从中、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一般规律与年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

1.随着游戏过程的展开,目的性角色行为逐渐减少,嬉戏性角色行为逐步增加;

2.以一般性表现为主,生动性表现行为并没有随着游戏过程的开展而有明显增加;

3.幼儿的表演游戏要经历一个从一般性表现到生动性表现的发展过程,同伴交往与嬉戏性行为是幼儿理解、磨合和合作的基础,具有不容忽视和轻视的价值;

4.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表演游戏的目的性、计划性和表现能力都在提高,但是幼儿自身不能完成从目的性角色行为→嬉戏性角色行为→更高水平的目的性角色行为的回归和从一般性表现→生动性表现的提升。

综上所述,中、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一般规律与年龄特点表明幼儿表演游戏需要教师的介入和指导。教师究竟如何去指导幼儿的表演游戏,是我们下一个研究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