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开放题有没有标准答案?我想这是不言自明的道理,既然是开放题,不应该有什么“标准”,但其实,在真正的阅卷过程中,“标准答案”还是有的,再开放也不能开放到不着边际的程度,开放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很多开放题后面都特别注明:“本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那么,怎样“言”才是“有理”?“酌情”的标准是什么?这自然成了老师们阅卷时争论的焦点。

在各级各类考试中,这样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记得在2003年的高考中,一位“文学天才”──南京金陵中学高三女生费滢滢高考作文只得了25分的新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高考作文满分是60分,25分无疑不及格。可是,费滢滢参加过首届全球华人少年写作征文大赛,并以一篇讲述扶助友爱的美文《平台》打动了所有的评委,最终从8万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金奖,与另一名选手分享10万元奖金,轰动一时。她平时的很多习作都是学校的范文,并曾出版过多本散文集,其获奖作品还被选入高中语文读本。这至少已经能说明她的写作能力是不容怀疑的,她在这次高考中写的作文是《人情与四季》,如果撇开制题者的要求,也是一篇颇具才气的上乘佳作,而不及格的原因显然是因为它不符合当时阅卷老师的“标准”。

类似的例子还很多,去年某校九年级的《历史与社会》期中测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目:请你给左边的漫画取一个标题。学生的答案很多:有“失去了才知道它的宝贵”“加氧站开业的那一天将不会遥远”“为什么会这样?”“加油站将成为加氧站”“有一天……”“新行业”“渴”……。这么多的答案中,最后正确的只有两个:“失去了才知道它的宝贵”和“新行业”。理由很简单,因为阅卷老师认为标题首先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标题要能挖掘图片的涵义不能就事论事;标题应该是陈述句而不能是设问或反问句;标题应该明确不能意思不明、模凌两可……。取个标题真的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规定吗?我不知道当时大文豪巴金先生为什么把他的系列小说取名为《家》《春》《秋》,这些都是一个字的标题,如果遇上我们这样严谨的阅卷老师,估计大文豪也不得不低头认裁了。

再举这样的例子已经没有什么必要了,从中我们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到开放题其实并不开放,有时甚至显得非常狭隘。要在开放题解答中得高分,先要揣摩到阅卷老师心目中的“标准答案”,这样一来,我们的学生答题时还敢大胆驰骋自己的想象力吗?其实细想那些不符合教师“标准”的答案,是否就真的错了?如果站在学生的立场,把这样答案写上去,自有他们的道理。而且,有时同一答案让不同的人去品评,也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还有的答案是介于对与错之间的,判对似乎不是很严肃,判错又会觉得十分可惜,给不给分和给多少分更多是老师的主观臆断。

现在,评开放题时,又多了一种折衷的方法,很多老师不管答得怎么样,都给差不多的分数,10分的题目给6~7分,这样偏差不会很大,不会让别人感觉给太多或者太少了。如果别人觉得给得多了点,他能讲出很多给多的理由来;如果觉得给少了,他也会说出一大堆给少的原因,这样的中庸之道使开放题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和作用。

开放不是谬误不分,是非不明,评价开放题关键是如何把握这个“度”,因此,我们认为:

──深入领会,正确认识。开放题不是“送分题”也不是“扣分吓人题”,开放题考查的是学生语言组织、综合分析、实践运用等能力,它的出现是和新课程的新目标、新要求相适应的,它不应该是戴着“标准”的紧箍咒。因此,深入领会新课程要求,正确认识开放性试题的检测功能是客观评价的前提。

──宽严有度,实事求是。开放题就应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敞开思路尽兴作答,只要学生的答案符合题意,就不应该以什么“标准”来评判。就如前面例子中,学生只要所取的标题能隐含或基本反映漫画的主题内涵……大气污染、空气质量下降等环境问题,就可以给分,而不应以字数多少、句式怎样等来限制,如果学生所取的标题明显背离主题或者反映的是其他社会问题,那就不应该得分。

──小组互评,分层要求。由于不同的人对开放性试题的评判尺度不一样,对同一答案的看法也会不同,所以在评价前,最好先小组商定一个方案,将答题要求按由高到低分成若干个层次,每个层次确定赋分的区间。评价过程中,不能单独评判,提倡多人小组互评,先判定所处层次,再在该层次赋分区间内进行评分,从而最大程度地限制凭借个人的主观臆断进行评分的可能性,减少差错,使开放性试题的评价更趋合理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