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正方体体积计算

主备人:高向红

教学内容:第25页上例题9、10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猜想、验证、交流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探索数学问题的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对策:

生经历操作、观察、猜想、验证、交流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教学预案:

一、复习引入

1、回忆:体积的意义,体积单位的意义。(1立方厘米……)

2、出示萝卜或橡皮泥做成的长方体。

说明:这个长方体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高是2厘米。

提问:我们刚刚认识了体积和体积单位,你有什么办法知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引导学生思考:关键是看这个长方体中包含多少个1立方厘米,也就是可以将它们切成多少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

演示切的过程:切完后让学生数一数,明确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3、 设疑:这些是可以切开的。但并不是所以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体都是可以切开的。那么又该如何求那些物体的体积呢?

4、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9。

(1)出示要求:用若干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出4个不同的长方体。

(2)由学生自主操作,将摆成的放在桌上,并编号。

(3)观察思考:

提问:你能知道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吗?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说说是怎样看出来的,然后将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依次记录在表格中。

填写下表。(表格略)

(4)分析推想:

提问:观察表中的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以及它们的体积,再联系刚才数出它们体积的过程,你能从中发现什么?

提问:体积与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初步得出:长方体的体积是它的长、宽、高的乘积。

2、教学例10。

(1)谈话:通过刚才的操作和讨论,提出了一个猜想。那么长方体的体积是不是它的长、宽、高的乘积呢?这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2)依次出示例10中的三个长方体,提问:

启发:看着图想一想,你能根据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思考上面的问题吗?请与同桌交流思考的结果。

(3)提出操作要求:先按自己的想法摆一摆,摆好后数一数,看看一共用了多少个小正方体。

学生动手操作。

(4)组织学生交流:摆出的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体积是多少?理发里你这个结果与你操作前的想法一样吗?

追问:如果再给你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你能想象出怎样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出来吗?摆出这个长方体一共用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3、概括公式。

(1)提问:根据刚才操作过程中的发现,你能说说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吗?怎样求长方体的体积/

得到: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2)提问:如果用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你能用字母表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吗?

学生尝试交流得出:V=abh

(3)启发:正方体的棱长有什么特点?你能直接写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吗?

得到: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进一步启发: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也可以用字母来表示,请你打开课本看一看。

阅读书本,明确a3的读法及意义。

三、应用拓展。

1、做“试一试”

提示学生先思考计算体积的方法,再独立完成后交流。

2、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

(1)请学生说出求出体积的方法。

(2)先让学生想一想把每个式子改写成连乘算式是什么样的,再让学生进行计算。

3、完成练习六第3题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练习六第1、2题

课后反思:

因为课前考虑到部分学生可能对长方体体积计算已有所了解,所以我想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推倒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时会比较顺利。第一节课我在六(1)班上,第二节六(4)班的数学课由实习老师王老师上。两节课上完后,给我的感觉是虽然组织学生经历了操作、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但还是出现了这样的现象,也就是说有些学生并未在操作的过程中有自己真正的思考和分析。对于这一现象的出现,究其原因,教师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课堂上没有很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思考和讨论,特别是在例题9和例题10的教学上有点走过场,没有很好地体现这两个例题的教学目的。

其实通过例题9和例题10的学习不仅仅是让学生推导出长方体体积计算的公式,更重要的应该是让学生收获一种数学思想,学会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