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一:

这是一篇很有意义的童话故事。课文通过浅显通俗的语言揭示了“不要骄傲,要有自信,相信自己、他人,每人都拥有一份独特的美丽。”的道理。依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我认真钻研教材,努力体现21世纪教材的特点,并在教学中加以实践,在上课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一些遗憾,下面加以简单叙述。

成功的地方:

一、挖掘教材的空白点,努力开发教材。

21 世纪实验教材的特点是给广大教师留有自我发展的空间。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努力开发教材,挖掘教材的空白点,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的培养。《小蝴蝶花》一课中,小蝴蝶花的情感变化,是一条主要线索,随着它情感的变化,小蝴蝶花的想法也会随着发生变化。但是这是教材中所没有的,因此,我抓住了教材的这一空白点,设计了想象的训练。如:在体会小蝴蝶花拥有自己独特美的时候,我采用角色体验法,对学生说:“小蝴蝶花们,看看你身上穿的这件紫色的衣裳,闻闻你身上散发出来的淡淡的清香,再抬头看看围绕你头顶嬉戏的蝴蝶,你此时是什么心情?”通过这种方法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小蝴蝶花,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整体创设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与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着学生始终以小蝴蝶花的身份来学习课文。自己就是小蝴蝶花在草丛里、在花园里有不同的情感,最后自己就是小蝴蝶花,想一想听了孩子们的话自己会想什么?说什么?从而体会小到小蝴蝶花的自信,认识到人人拥有一份独特的美丽。

三、尊重学科特点,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1、在情境中学文,突出读的训练。

朗读是语文学习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在课堂教学中,我引导着学生在情境中去体会和感受小蝴蝶花情感的变化,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受。学生们在朗读的过程中表达了自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

2、依照教材特点,加强学、用语言的训练。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表现在,学生能够运用语言表情达意。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加强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在反馈词语的认读时,我请学生朗读句子,注意培养语感;在学习课文时,通过想象引导学生感悟什么叫“名花奇葩”,同时进行运用语言的训练。即用“( )的( ),( )的( )”来练习说话。这都是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一些遗憾:

1、有训练语言的意识,突出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句式训练,但是,有些难度,学生不好接受,说明在教学前的备课环节中,“备学生”做得不够。没有去深思学生可能在哪里会出现问题,从而设计更加利于学生学的教学环节。

2、最后的设计:“你想对小蝴蝶花、同学或自己说些什么?”这个问题有些牵强生硬,又把学生放在了课文、教材之外了。因此不如设计这样的环节:“听了孩子们的话,小蝴蝶花抬起了头。这不,小蝴蝶花又回到了原来的那片草地上,想一想,你就是小蝴蝶花,此时此刻你会说些什么?”这样一来,学生依然是以小蝴蝶花的身份来理解、体会,较好的达到了教学目的。

反思二:

《小蝴蝶花》一课是一篇很有趣的童话故事。文章的思路是:小蝴蝶花由骄傲到自馁,由自馁到自信。在故事中,蓄含着一定的人生哲理,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份独特的美,有了自知之明才能做到不以自己的长处而骄傲,又不因自己的短处而失去自信。浅显通俗的语言揭示了“不要骄傲,要有自信,相信自己、他人,每人都拥有一份独特的美丽。”的道理。依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我认真钻研教材,努力体现新教材的特点,并在教学中加以实践,有成功的经验,也有一些遗憾。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目标(第二学段)中提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我认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情感体验的培养。为了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情境,读中感悟

朗读是语文学习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文章的思想感情都渗透在字里行间,要让学生真正理解,体会,有所感悟,朗读是条主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始终以小蝴蝶花的身份来学习课文,体会和感受小蝴蝶花情感的变化,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思考问题,读中感受语言,读中体验感情,读中品味语言,进而形成了独特的感受,受到情感的熏陶。比如:在体会生长在草丛里的小蝴蝶花很骄傲时,我就让学生置换角色,把自己当成是生长在草丛里的骄傲的小蝴蝶花来朗读小蝴蝶花说的话,这样学生很快就进入了角色,读出了小蝴蝶花当时说话时那种骄傲、谁也瞧不起的语气,体会到了小蝴蝶花骄傲的情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上下文对比,滚动理解

课文是以小蝴蝶花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展开的,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解小蝴蝶花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情感变化上。教学过程中,我紧紧抓住描写小蝴蝶花前后情感变化的语句,让学生进行对比读,联系上下文找联系,找变化,思考变化的原因,从而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份独特的美,有了自知之明才能做到不以自己的长处而骄傲,又不因自己的短处而失去自信。比如:在理解小蝴蝶花由骄傲到自馁的情感变化时,我用课件出示她骄傲时说的话和自馁时的心里想法,让学生来对比读,思考小蝴蝶花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情感变化?学生当时的发言非常精彩,有的说:“因为小蝴蝶花和普通的小草比,算是漂亮的,有优点的。可是要和那些名花奇葩比起来就不起眼儿了,好像没有优点了。”有的说:“小蝴蝶花看到那些名花奇葩,就头昏目眩了,想不到自己有什么美丽的地方,开始不相信自己了,所以她就会自馁。”从学生的发言可以看得出,他们已经懂得“不以自己的长处而骄傲,又不因自己的短处而失去自信”的道理。这样联系课文内容,把前后重点句子对比起来理解,使课文内容以一种动态的滚动的方式出现,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分析、理解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更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3、在品词析句中,进行语言训练

训练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体会课文内容是中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角色体验、展开想象、句子对比等多种方法理解课文重点词句,体会小蝴蝶花的感情变化。例如:在理解小蝴蝶花自馁的情感时,学生抓住了“最寒碜”一词。我先让学生说“寒碜”什么意思,再说“最寒碜”的意思。由“最寒碜”一词启发学生想一想小蝴蝶花此时心情怎样,学生说很自卑,很伤心。接着我就引导:我就是这朵自卑的小蝴蝶花,你怎样才能把我夸高兴呢?学生们纷纷发言鼓励小蝴蝶花,有的说:“小蝴蝶花,你别伤心了,你挺漂亮的。”有的说:“瞧你那美丽的样子,仿佛是蝴蝶仙子!”在理解“最寒碜”这个词语的过程中,学生既体会到小蝴蝶花自馁的情感,又进行了说话训练,还渗透了人文教育,收到了“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

4、有训练语言的意识,突出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句式训练,但是,有些难度,学生不好接受,说明在教学前的备课环节中,“备学生”做得不够。比如在欣赏完百花的图片后,我安排一个语言训练:( )的( )花,开得( )。这里只有三个学生说出来,许多学生没有想出合适的词语,证明平时的词语积累和句子积累不够,书到用时方恨少,成为此节课的遗憾,如果学生能够很顺利地填出句子,对于理解小蝴蝶花的自馁会更顺畅更有深度。

5、最后的设计:“你想对小蝴蝶花说些什么?”这个问题有些牵强生硬,没有趣味性,又把学生放在了课文、教材之外了。计这样的环节:“听了孩子们的话,小蝴蝶花抬起了头。这不,小蝴蝶花又回到了原来的那片草地上,想一想,你就是小蝴蝶花,此时此刻你会说些什么?”这样一来,学生以小蝴蝶花的身份贯穿始终,理解小蝴蝶花的情感更深刻,也更有趣味性,进行语言训练相对比较简单,对文章的主旨升华到更高层次。

6、文章的质疑:在质疑环节,学生提出了小蝴蝶花为什么会骄傲、自馁和高兴,当时我没有理解,以为她没有学会课文内容,后来思考才明白她是在问小蝴蝶花为什么有这么强烈的情感变化。如果当时理解并能够给学生解释,才能够帮助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一些反思。

反思三:

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各方面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单方面进行的,而是与阅读教学融为一体,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巧妙融合语文能力的培养,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有待我们进一步探讨。以上内容源自小精灵儿童资讯站

就本课而言,我试图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随文识字、写字训练。

新课标指出:“要加强写字教学,指导学生认认真真地写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而随课文分散识字,可以提高识字效率,培养识字写字习惯。“蝴”、“骄傲”等字是本课中的生字,我利用写课题,板书的机会巧妙地指导学生书写,不但培养识字写字能力,而且让学生记忆深刻。

在学生找到“描写小蝴蝶花心情变化的词语”时,我故意板书:娇傲。这时有细心的学生开始疑惑,终于有人提出:老师,您的“娇”写错了!我假装看看:这是什么 “娇”啊?学生开始组词:“娇嫩”、“撒娇”。.....我又问:那骄傲的“骄”怎么写?于是有学生“告诉”我:把“娇”字左边改成“马”字旁就可以了。

虽然是很小的一个环节,但我觉得打破了常规的一问一答式的识字教学,学生发现老师的“错误”很兴奋,在此兴奋点上,他们更加主动地去认真观察、识记这个生字,记忆起来也就更加深刻。

二、渗透理解词语的方法。

1、 结合图片理解词语:“雍容华贵”、“名花奇葩”等词语距离学生较远,而且用语言很难叙述清楚,因此,课上我搜集了牡丹花和各种花的图片,通过看图理解花的特点与美丽。

2、 查字典选择字义:给“怒”字选择字义的训练,一方面培养学生根据不同语境选择准确字义的能力,另一方面,利用图片进一步理解解释中“气势盛”的含义,避免查字典中“以词解词”的弊病,而是引导学生真正理解词语的含义。

三、结合文中语句,拓展语言训练。

课文中描写牡丹和碧桃的这两句,语句优美,用词准确,而且语言结构很有特点,都是那( )的( ),开得( ),很适合学生进行模仿语言训练。因此,此处补充了一部分鲜花的图片,重在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也为理解小蝴蝶花为什么自馁作了铺垫。

四、读写结合。

我在课文结尾安排了想象练习:听了孩子们的话,小蝴蝶花扬起了头,心情舒畅极了。她想:_____。

此处设计意在揭示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但不是生硬的让学生谈感受,也不是教师把道理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角色转换,站在小蝴蝶花的角度想一想,她会想些什么。同时,让学生动笔写一写,读写结合的好处就在于既能训练学生写作能力,又给学生时间和机会梳理语言和情感,使表达更准确,体会更深刻。

反思不足:在对学生进行模仿语言训练:那( )的( ),开得( )时,我事先忽略了学生词语储备不足的现状,导致学生惊叹花美之余,却苦于表达不出,只能重复运用书上的词语。后来,我在给其他班级上课时,给学生们“准备”了一些描写花的词语,让他们选择使用,发现学生的语言立刻丰富起来。

准备的词语有:亭亭玉立 妩媚 婀娜多姿 含苞欲放 鲜艳 烂漫 妖娆 端庄秀丽 等。

反思四:

这是一篇很有趣的童话故事。浅显通俗的语言揭示了“每一个人都有一份独特的美,有了自知之明才能做到既不以自己的长处而骄傲,又不因自己的短处而失去自信。”的道理。

在这节课中,我努力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 挖掘教材的空白点,努力开发教材。

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做到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努力开发教材,挖掘教材的空白点,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的培养。《小蝴 蝶花》一课中,小蝴蝶花的情感变化,是一条主要线索,随着它情感的变化,小蝴蝶花的想法也会随着发生变化。抓住了教材的这一空白点,设计了想象的训练,引 导学生把自己当成小蝴蝶花,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另外,课文中讲名花奇葩也是运用了相同的句式,对学生进行运用语言的训练。

二、整体创设 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与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着学生始终以小蝴蝶花的身份来学习课文。想象着自己就是小蝴蝶花,在草丛中、在 花园里有不同的情感,最后自己就是小蝴蝶花,想一想听了孩子们的话自己会想什么?说什么?从而体会小到小蝴蝶花的自信,认识到每个人都拥有一份独特的美 丽。

三、尊重学科特点,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1、在情境中学文,突出读的训练。朗读是语文学习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在课堂教学中,我引导着学生在情境中去体会和感受小蝴蝶花情感的变化,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受。使孩子们在朗读的过程中表达了自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

2、 依照教材特点,加强学、用语言的训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表现在,学生能够运用语言表情达意。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加强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在反馈 词语的认读时,我请学生朗读句子,注意培养语感;在学习课文时,通过画面引导学生感悟什么叫“名花奇葩”,同时进行运用语言的训练。即用“( )的( )花,开得( )。”来练习说话。这都是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反思五:

本活动是中班欣赏的音乐活动,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蝴蝶花》是一首适合教师与幼儿对唱的歌曲,也可适用于男幼儿与女幼儿 之间对唱,培养幼儿观察花蝴蝶和蝴蝶花之间的差别,使幼儿对本次音乐活动产生兴趣。开始上课时候我准备了蝴蝶花和蝴蝶的图片,让幼儿认识蝴蝶和蝴蝶花的不 同,图片准备的不是那么充分,没有考虑到后面的小朋友,接下来我就让幼儿听我唱了一遍歌曲,其实应该先让幼儿熟悉旋律,理解歌词了,再进行教学,可能是因 为紧张的原因,环节并没有出来,而是一直在教歌曲,因为自己对这首歌也不熟悉,有时候弹错很多音,课本上的歌谱和细带音乐并不是一样的,导致教学过程中一 直出现问题,使后面的环节没有显示出来,让这一堂课一直重复于教学,本来有让幼儿根据音乐自己创编动作,但是由于一首歌还没教好,就没让幼儿进行创编,让 这堂音乐活动课变得很无趣无味。

这堂课并非我想象中那么的理想,也许是因为自己准备的不过充分,在备课前我反复看了几遍歌谱,怕 唱错音,由于网上的音乐和教材的歌谱有些不一样,使我有点混乱,有时候不知道该唱哪个音,也是因为这样,整堂课一直在教这首歌,并没有把自己之前创编好的 动作交给小朋友,我并没有很好的教幼儿念歌词,让他们对歌词理解,教具准备得不够充分,没有考虑到后排的幼儿。虽然很多音没唱准,但是看得出本班幼儿对歌 曲还是有一定的掌握。

从以上分析看出我班幼儿对音乐活动的积极性高,掌握能力也很强,最重要的是教师在授课前一定要备好课,这对于整堂课来说是很重要的,我会改进,相信下次一定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