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伊始,老师让学生猜一猜自己的年龄,并且告诉学生她的年龄里面有因数1、2、4.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接着,教师利用身边的数学帮李叔叔铺瓷砖很自然的引入新知教学,让学生按要求自主操作,发现用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正好铺满长16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再把初步发现的结论进行类推,发现用边长1厘米、2厘米、4厘米的正方形都正好铺满长16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1、2、4这些数和16、12有什么关系。这时揭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趁热打铁,教师抛出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问题后,让学生独立探究。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充分调动了已有知识经验、方法、技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找出了各种求“18和27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各种方法。在这个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建构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是真正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模仿者,充分的发掘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也充分体现了教师驾驭教材,调控学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