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计理念【投影】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活动。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在自主阅读过程中才能得到锻炼与提高。本课教学体现学生主体在阅读实践中自读、精思、感悟、鉴赏、吸纳的学习过程。

二、设计思路

语文教师的教课本质并不仅仅是讲一篇课文给学生听。”教师的本位是导而不是讲。导者,就是多方设法,但不仅仅是设计教学过程。《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因此应该努力破除陈旧、落后、繁琐、低效的语文教学模式,努力去创设新颖、简洁、高效的模式。努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爱上、学生会上、学生越学越聪明的一门课程。如果说“认知”解决的是“会不会”的问题,那么情感解决的就是“愿不愿”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解决学生们“愿不愿”的问题,何愁孩子们会学不会。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主导下,根据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自学能力,《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的教学设计,我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种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自主读书是最重要的。当教师创设好情境,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课文,入境而入情,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与作者同喜同悲,同爱同憎。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培养语感,把理解语言和体会思想感情结合起来,使学生凭借文本的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体会到丰富的思想感情,并在感悟语言的基础上,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从整体上提高语文素养。

三、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是人教课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片课文。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女士在鲁迅逝世九周年时所作。文章以一个孩子的身份,以亲人的视角,通过作者印象最深的几个场景的回忆,展现了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四、教学目标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结合本课的特点,我为本课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会写教材规定的12个汉字,能够准确认读课文中出现的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4.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通过不同人物描写方式来表现人物品质飞方法。教学难点是:学习联系上下文或者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五、教学过程【投影】

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了四个板块,分别是:1、说说你了解的鲁迅;2、走近鲁迅;3、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鲁迅;4、用我们的一生去读鲁迅。下面具体谈一谈这四个环节的教学设计。

板块一:说说你了解的鲁迅

师:同学们,谈到中国文学和中国的历史文化,有这样一个人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他就是——鲁迅。你们对鲁迅有哪些了解?(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课前预习时所搜集的资料自由汇报)

师总结:在我们可以接触到的所有提到鲁迅的资料当中,都有这样的评价: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今天我们就通过这节课请同学们试着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看一看,想一想,鲁迅是个怎样的人?

 板块二:走近鲁迅

师:1945年,在鲁迅先生逝世九周年之际,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用满怀深情的笔触,写下了一篇纪念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板书课题)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随着周晔的描述,去搜寻关于伯父鲁迅的点点滴滴,一起去感受那份充斥在字里行间的深情。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边读边思考:关于鲁迅先生,在侄女周晔的记忆中,哪些情景最令她难以忘怀 (引导学生梳理课文主要内容,将有关内容板书在黑板上)【投影】

痛别伯父 谈《水浒》 谈"碰壁"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

板块三: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鲁迅

师:不论是痛别伯父,谈水浒,谈碰壁,还是救助车夫,关心女佣,这一幕一幕都令作者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现在,就让我们随着周晔的记忆走进与伯父在一起的日子,看看在周晔的眼中鲁迅是个怎样的人。你想先谈哪件事?(谈水浒或者谈碰壁)

(一)谈《水浒》

1.周晔读得是什么书?她是怎么读的?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

“„„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

2.用两个词语来概括一下。(囫囵吞枣和张冠李戴)

3.结合文章,说说这两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4.面对周晔的囫囵吞枣和张冠李戴,伯父又是怎么表现的呢?这是批评吗?

5.透过这件小事,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鲁迅?(幽默、善于教育子女,关心孩子等)

 (二)谈“碰壁”

1.自由读这部分,说说你眼前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读了这一部分之后有什么问题吗?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3.鲁迅先生自然不会真的把自己的鼻子碰扁,那他为什么要和周晔这样说呢?你能不能结合但是的时代背景,想一想?

4.教师总结:鲁迅先生作为一个用笔猛烈抨击当时黑暗统治的文学家,作为一个苦苦寻求民族解放之路的思想者,作为一个有着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的人,鲁迅在现实生活中可谓处处碰壁。他的文章被禁止发表,他多次面临被暗杀的危险,为了顺利发表文章,他竟然前前后后使用了120多个笔名。鲁迅对"碰壁"真是有切身的体会啊!他曾经愤然写下了《"碰壁"之后》,《"碰壁"之余》等文章,与黑暗势力作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当你结合这一段历史来思考这一段话的时候,再来读读这部分课文,从这个谈笑风生的场景之中,在这风趣,幽默的语言背后,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迅呢?

(三)救助车夫

1.指名读这部分,看哪些细节能够拨动你的心弦?

2.引导学生理解伯父对黄包车夫的帮助。(半跪着包扎伤口、给钱治病)等

3.教师继续深入引导:其实,最让周晔难以忘怀的还不仅仅是这些细节,多年之后她依然还记得,她依然还清清楚楚记得„„

出示句子,学生读:

“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4.师:严肃的表情,深深的叹息!虽然伯父没说一句话,但是,这严肃的表情背后又隐藏着一颗怎样的心呢 ?这深深的叹息里又有着多么复杂的情感呢? 鲁迅究竟在为谁叹息呢 ?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一段文字,试着去触摸那颗心,去感受那份情感。 (随着学生交流的进程,顺势而导,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其中的感情并练习反复的朗读。)

(四)关心“女佣”

1.师:刚才我们一直站在周晔的角度来看我的伯父,那么在其他人的眼中,鲁迅先生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让我们一起听听阿三的话吧!

2.师:听了阿三的话,我们再联想到鲁迅对那位黄包车车夫的救助,我们可以鲜明地看到,鲁迅先生对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他的关心和同情是多么的真挚,多么的无私!我们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鲁迅先生的高尚人格——

“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五)痛别伯父

1.师:1936年10月19日,鲁迅病逝于上海,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 上万名上海民众自发前来吊唁和送葬。让我们同周晔一起去回顾那万人同悲的场面„„

出示句子学生自由读

2.前来送葬的队伍中有一个年轻人,他就是巴金。很多同学很熟悉这位当代文坛的泰斗。他用最真实的笔触,记录下了当时的一幕一幕。

3.学生自由读课前发给每一个学生的文章——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片段,边读边想:在前来参加追悼会的人群中,谁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4.师:来吊唁的人真的是来自四面八方,来自各行各业。当你看到了巴金先生描述的情景,再来读读这一段文字,再来感受那份万人同悲的场面吧。(齐读这段文字)

5.师:在前来送葬的人群里,也许就有阿三,也许就会有那个受伯父帮助的黄包车夫,当然,文章的作者周晔也在里面呢!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他们的心里,都会想些什么?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呢?小组之间相互交流一下。

6.师: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动情处。这是一份非常复杂而朴素的情感,深深的悲哀充荡着人们的心田。现在请同学再读一读这段文字,再来感受大家心里这份复杂而又深沉的追念。。 学生读这段文字;教师范读;指名读;自由读。

板块四:用我们的一生去读鲁迅

1.1949年,著名诗人臧克家,他曾经写下了一首诗——《有的人》,纪念鲁迅先生。师生读《有的人》

2.他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所以,我们今天,在鲁迅先生逝世已经七十多年的今天,还是不能不说鲁迅;所以,《亚洲周刊》曾经把鲁迅先生的作品评为20世纪亚洲最有影响力的作品第一名;所以,《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个人》一书,鲁迅占据了其中一个重要席位。随着历史的发展,可能还会有更多的所以„„因为鲁迅先生留给我们的太多太多!推荐同学们阅读这些作品(出示作品的题目):《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两篇文章回去就可以阅读,后面的四部书《鲁迅全集》,许广平《欣慰的纪念》,林贤治:《鲁迅的最后十年》,《人间鲁迅》留在今后的人生中慢慢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