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师生互致问候) 师:(用山东快书形式),说武松,道武松,《水浒传》里逞英雄,今天别的暂不表,单说说景阳冈打虎好武松,好武松。 (单击鼠标,显示武松打虎封面) 师:下面分别请四名同学,根据武松打虎屏幕画面,复述故事情节,要求语句连贯,准确,生动。 师:(单击鼠标,出现吃酒画面)

生1:按要求复述“吃酒”这一情节。

生2:按要求复述“上冈”这一情节。 师:(单击鼠标,出现“打虎”画面)

生3:用评书形式复述“打虎”这一情节。

生4:按要求复述“下冈”这一情节。 师:几位同学表达能力,复述上各有千秋,难分伯仲,特别是有的同学不拘形式,富有创新意识。 师:在熟悉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请同学们结合精彩片段来分析武松形象。 (单击鼠标,出示问题一:你如何看待武松前后共吃十八碗酒这一情节。) 师:要求四人小组合作研究,可结合问题一,也可任意说。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师参与其中讨论)

生5:我对武松前后吃十八碗酒这一情节是这样看待的,我认为这正可以显示他的豪气、胆识。

生6:我同意这位同学的看法。常人只喝三碗便醉倒了,武松打破了三碗不过冈的极限,前后共饮了十八碗,仍然保持大侠风范,走出小店,把他的豪侠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 师:这两位同学的言语之中充满了对武松的敬意。可是有人却说:酒后武松上冈,是酒醉出狂言,被逼无奈。当然,也有人说武松是酒壮英雄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对此,你怎样看?

生7:我认为武松是“酒醉出狂言,被逼无奈”,因为他想:“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回去”。可见他被逼无奈。 师:说的有理有据。

生8:我同意刚才那位同学的看法。因为凡是喝过酒的人,再怎麽清醒,也只是个慌头。他心理可能这麽想的:你看我这麽烈性的酒,连喝了十八碗,都不曾醉倒,何况那山上的猛虎,我几拳就把他打倒“。其实,他根本就不了解冈上是否有虎,只是酒后的一种心理反映,是“酒醉出狂言”。 师:这位同学发展完善了前一位同学的看法。还有吗?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