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的教学大纲提出:“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的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练笔说真话。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按照大纲的要求,在习作教学中,应怎样教才能使学生习作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习作的内容和情感都来源于生活实践,来源于对生活的热爱,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此,在习作教学中,要十分重视通过生活实践活动训练学生习作,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学生接触和体验生活的基础上作文,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但由于受教学时间及条件的限制,不可能组织过多的课外实践活动,为了加强实践环节训练习作,还必须根据习作教学的目的要求,选择有意义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习作的情趣,把学生引导到主动的创作环境中进行习作。通过创设情境,提供生动的作文内容,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观察、熟悉要写的事物,获得情感的体验,然后训练习作,不仅能达到学生习作有话可说,说真话,表达情感真实的目的,而且还省时,使绝大多数学生写作能力得到提高。

一、创设情境的内容要有目的性、客观性、情趣性和可接受性。 选择情境的内容是情境习作教学重要的前提条件,习作从内容入手,创设的情境内容,恰当与否,将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的效果。创设的情境内容,要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客观性、情趣性和可接受性,才比较恰当。

第一,目的性。创设的情境内容一定要根据作文训练的目的要求,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选择创新性能促进其创造性发展的内容。第二,客观性。学生习作要求写有意义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那么提供的情境,就要符合客观实际,要有意义,一定是客观事物的再现,不能胡编乱造,才有利于启迪学生正确的思想,使学生习作的内容丰富有价值,也有助于培养学生选择有意义的材料习文的能力。第三,情趣性。情趣是观察的原动力,情境内容生动有趣,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情感和思维,使其身临其境地观察、体验,从而获得丰富的、真实的情感,达到熟悉和把握习作对象的目的。

第四,可接受性。创设的内容只有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水平和学生实际,才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因此,创设习作情境时,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他们的生活、兴趣爱好、年龄特征、知识起点、习作教材训练的要求,才能创设出全体学生感到新鲜、新奇、想了解的、乐于观察的、有利于作文训练的情境内容,为写作打下基础。如“吹鸡毛”、“打电话”、“听音乐”、“升旗”、“上课五分钟”、“两个苹果”、“画熊猫”等内容。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