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借助“我们的校园”这一学生熟悉的题材,启发学生根据各种活动的内容和情景,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加深理解本册教材所学的内容并学会简单的数据整理和看简单的统计图。

2.让学生参与多种活动,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并渗透统计思想。

3、让学生体验自己校园生活中存在的数学, 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用数学”的意识。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精神,获得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根据各种活动的内容和情景,从中提出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你们喜欢在我们的校园里生活吗?谁来说一说为什么喜欢呢?

师:小朋友说得真不错,在校园里生活确实非常有意思,不仅能学到许多知识,交到好朋友,还有许多好玩的校园活动呢。

师:那小朋友在校园里都看过或玩过哪些好玩的活动呢?(跑步、打篮球、跳绳子等)

师:校园里的这些活动不仅好玩,而且都藏着许多数学知识呢,今天老师就要带咱班的小朋友一起去“我们的校园”看看,好吗?(板书课题“我们的校园”)

二、学习新知

1、跳绳活动

师:丁零零,下课铃响了,学校里可热闹了,现在我们先去操场上看一看吧,瞧,这组小朋友正在开心地跳绳子。仔细观察这副图,你可以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摇绳的有2人,跳绳的有10人)

可以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来考考大家吗?(学生说出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师:谁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说一说你的方法。

师: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跳绳的比摇绳的多几人或摇绳的比跳绳的少几人?)

师:怎么计算?

2、跑步活动

师:现在我们去跑道上看一看,小朋友你追我赶正在进行跑步比赛呢。

师:咱先来给他们排排名次吧。(学生排名,出示第1第8)

师:谁可以像刚才一样,仔细观察这副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

学生出现的情况:1、数数(用数一数的方法,不错)

2、看第几(第8和有8个的意思一样吗?)

3、学生自主探索

A 师:校园里还有许多活动正在进行呢。瞧,这边的小朋友正在开心地打乒乓球球呢。

师:现在老师请同桌两个人合作,选择看图来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再来解决这个问题,看哪一组同桌最爱动脑筋,想得方法最多。

B 学生反馈

4、统计

①师:刚才同学们表现真棒,把参加活动的学生的人数都算出来了,其实我们还可以把参加这些活动的小朋友的人数做成一个统计图,这样就可以很方便得看出来了。看,这就是一个统计图,下边这些文字,上边一个笑脸就表示一个人。

② 展示学生的统计图。师:观察这个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

老师给我们提问:

⑴打乒乓球比跳绳的多几人?

⑵打乒乓球和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人?

⑶你能根据这几个活动提出数学问题吗?请同桌两个人互相来说一说。

设计意图:用生动的画面展现美丽的校园吸引学生,将问题寓含其中,让学生去发现,去提出,去解决,一切水到渠成。

三、检测成效,拓展延伸

1.室外活动,分组尝试统计

在教室外有5个活动场地,第一个是接力跑,第二个是跳长绳,第三个是拍皮球,第四个是掷沙包,第五个是丢手拍,大家可以任意结合在一起进行活动,每组选一个组长负责。活动5分钟后,统计出本组的人数,选代表来汇报本组的统计方法。

2.各组汇报统计结果。

跳绳组汇报:我们组有12人参加。有的是用数的方法;有的是根据分工的不同来计算的,有6人记数,6人跳,合起来是12人,我们贴出12张笑脸。(把彩色笑脸贴在空白圆上)

掷沙包组汇报:我们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人掷沙包?”我们每人一张笑脸图,一张一张数出来共8张,有的是一组一组地数,一组有4人,两组应该是8人,我们贴出8张笑脸。

[把课堂教学由室内延伸到室外。在学生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合作中尝试简单的数据收集,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悟。]

3.观察统计图,回答相关问题。

师:大家看这幅你们自己整理的活动笑脸图,多漂亮呀!这实际上也是我们活动情况的统计图。从图中我们能清楚地了解到咱们班小朋友都开展了哪些活动?(5项活动)

哪些活动最受欢迎?哪项活动参加的人数最少?

跑接力和掷沙包的一共有几人?

跳短绳的比掷沙包的多几人?

[由学生观察笑脸统计图,使他们初步了解统计的用途和意义,获得初步的统计知识。]

4.想一想,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a.同桌两人先互相提问,然后解答。

b.一人提问,全班解答。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发现信息,统计数据,在整理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的用数学能力得到提高。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