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鸦片战争这段历史的考察要告一段落了。当我们总结这场战争的特点的时候,最明显的就是双方的差距。

既然是战争,军事实力自然是交战双方最重要的方面,在这方面我们已经不用再强调什么了。战争的过程说明了一切,清朝军队无论是在武器装备的质量和性能上,还是在技战术上,都无法与英军抗衡。英军的炮舰射程可以轻而易举的达到“我能及彼,彼不能及我”的打击效果,英军在战争中使用的抢占滩头阵地,架设陆军野战炮进行打击、迂回侧后攻击等等战术更是清军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其实最令人痛心的并非清朝军队在上述方面的劣势,而是制度上的虚弱和无能,清军内部的腐败我们在前边已经提到过了,可以肯定的是,每次招募军队或者乡勇都是官员们升官发财的好机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军队不只是无法形成军事行动上的默契配合,甚至发生了让人触目惊心的内讧。一位英国军官在1841年英军进攻广州城的时候,记录下了这样的事情:

“知府某次和义律大佐会晤时,把城中的情形说得最惨不过,原因就在封锁。居民苦于食物缺乏,而各省的军队之间内战又正猖狂。骚乱还没有平定,许多兵士已经死了。据说,湖北的驻防兵和本地步兵战斗时,切下他们的肉吃了。但是我不知道这些话确实到什么程度。”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只能说清军的问题不只是武器装备和技战术上的,这场战争是一次中国封建制度的彻彻底底的失败。

当我们跳出军事领域而考察其他领域的时候,更让我们吃惊的是,清朝从上到下的无知,这种无知的程度超出我们想象。在让耆英南下的时候,道光皇帝曾经命令耆英向俘获的英军士兵询问这些问题:

“著奕经等详细询以英吉利距内地水程,据称有七万里,其至内地,所经过者几国?

“克食米尔距该国若干路程?是否有水路可通?该国向与英吉利有无往来?此次何以相从至浙?

“其余来浙之孟加拉、大、小吕宋、双英(鹰)国夷众,系带兵头目私相号召,抑由该国王招之使来?是否被其裹胁,抑或许以重利?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