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渔歌子》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单元的主题是“诗文精粹”。《渔歌子》是唐代词人张志和所作。张志和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因此他笔下是一片画意诗情。全诗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全诗不仅画面美,而且情意浓,描绘了春天秀丽的水乡风景,塑造了一位渔翁形象,赞美了渔家生活的情趣,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设计理念

经典诗词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其文字的简练、内涵的丰富给我们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融“情”于“境”,造“境”生“情”,使得我们在阅读时,不得不把“情”和“境”连到一起进行思考。因此,在对经典诗文进行阅读教学时,我们就应该花大力气引导学生入“境”,继而细心引导学生入“情”。所谓花大力气入境,就是不要让诗词中简练的文字变得单薄、呆板,应让其丰满起来,让其鲜活起来,使其富有动感,富有活力,让其美韵散发出来是我们传承优秀文化者的使命;所谓细心入情,是立足于时代的变迁,不同的心志下,对客观现实的理解迥然不同,如“花”可见泪,“鸟”可惊心一样。所以,引导学习者走进作者,走进所处的时代,与其同呼吸共命运,才能真正体会文本的情感。引导学生入境、悟情,就成为学习古诗词的立足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在理解词的基础上,在脑海中建立其形象的画面,体会词的意境,感受生活的情趣。

教学过程

一、入境

师: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生: (自由答)春天。

师: 那老师就和大家聊聊和春天有关的话题,咱们中国人自古就对春天有一种偏爱,带“春”子的词语比比皆是,谁能给大家说几个带“春”字的四字词语?

生1: 春暖花开 春风得意 春光明媚

生2: 春意盎然 春色满园

师: 这些都是“春”字开头,有没有“春”字在中间或末尾的?

生1: 阳春三月 滚滚春潮 草木争春

生2: 桃李争春 百卉迎春

生3: 枯木逢春

师: 真不简单,短时间内想到这么多词,不能不让老师对你们刮目相看。古代诗人对“春”字也较感兴趣,有不少诗句也带“春”字,能想起来吗?

生1:“春江水暖鸭先知,正是河豚欲上时。”

生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生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生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故作摇头晃脑状)

(学生笑)

师: (笑)很有诗人的作派。你们喜欢春天吗?

生:(齐答)喜欢。

师:能说说喜欢的理由吗?

生1:春天,阳光明媚,桃花、杏花、梨花都开了,大自然变得更美了!

生2:合理的冰融化了,小动物们从冬眠中醒来,开始活动了,大自然变得热闹了。

师:说得好!这些都是我们看到的,有没有听到的?

生1:鸟儿叫了。

师:冬天鸟儿不叫吗? (学生笑) 怎样说更合适?

生1:鸟儿叫得更好听了!

师:鸟儿也高兴,所以叫得更好听了。

生2:鱼儿游得更快乐,小昆虫也发出除了悦耳动听的声音。

师:感觉到什么?

生1:天气变暖了,脱掉棉衣感觉轻松了、舒服了!

生2:空气中弥漫着花香的味道,让人不由得想深呼吸。

师:是啊,春天是温暖的,春天是多彩的,春天是充满活力的,春天是一首首诗,春天是一幅幅画!

(出示文中插图)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

生1:一位渔翁正在钓鱼。

生2:一位正在专心致志钓鱼的渔翁。

师:(介绍)渔翁头上戴的青色的帽子是一种雨具,在古代叫“箬笠”,身上披着的绿色草编制品,

也是用来防雨的,叫“蓑衣”。

(板书: 箬笠 蓑衣)

(学生认读生字词)

师:现在,你可以怎样介绍这位渔翁?

生:图上画的是一位头上戴着青色的箬笠,身上披着绿色蓑衣,正在垂钓的渔翁。

师:渔翁披着蓑,戴着笠,告诉我们什么?

生:(自由回答)正在下雨。

师:雨大吗?

生1:不会太大,太大就看不见水面的浮漂了。

师:你钓过鱼?

生1:是。

师:生活经验就是知识。风大吗?

生1:风也不会大,风大也不适宜垂钓。

师:风不大,雨很小,古人称之为“斜风、细雨”。

(板书: 斜风 细雨)

师:什么样的雨才算细雨?

生1:像牛毛一样细的雨。

生2:像头发丝一样细的雨。

生3:像蜘蛛网丝一样细的雨。

师:很形象。这样雨天会给你什么感觉?

生:(自由回答)美、舒服、爽。

(生笑)

师:不够具体。

生:柔柔的,凉丝丝的。

师:如果再介绍渔翁,你会怎样介绍?

生1:在斜风细雨中,有一位渔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正专心致志地钓鱼。

生2:微风轻拂,细雨纷纷,一位披着绿色蓑衣,戴着青色箬笠的渔翁,正在专心致志地钓着鱼。

师:听你的介绍真是一种享受!除了这些,你还看到什么?能不能把你看到的说得美一些?

(学生自由练说)

师:谁先说?

生1:我还看到了连绵起伏的群山

师:这座山是有名字的,它叫“西塞山”。

(板书: 西塞山)

现在可以说—

生1:我看到了连绵起伏的西塞山。

生2:我看到了连绵起伏、巍峨的西塞山

师:“连绵起伏”“巍峨”用得好,把山的美说出来了,很形象。

生2:我还看到了西塞山前上下翻飞的白鹭

师:你怎么知道是“白鹭”而不是其它鸟?

生2:我课前预习了。

师:看,这就是预习的好处,先知先觉。

(板书: 白鹭)

生3:我还看到娇艳无比的桃花和游来游去的鱼儿。

(板书: 桃花 鳜鱼)

师:由此你想到这是什么季节?

生3:春季

师:这幅画是根据唐朝诗人写的一首词画出来的,这首词的名字叫《渔歌子》,“渔歌子”词牌名,也可理解为捕鱼人所唱的歌。

(出示: 《渔 歌 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请同学们根据节奏提示自由练读。

(生练读)

(师范读、检查学生个别读、集体朗读)

师:理解这首词的意思吗?把你的理解写成一段话。

(生写话)

师:谁愿意把写的内容读给大家听?

(生汇报写话内容,师相机指导)

二、悟“情”

师:是什么原因使得渔翁“不须归”?

生1:景色太美,把渔翁迷住住了,不须归。

生2:鱼儿太多,渔翁舍不得回家,不须归。

师:大家说的都有一定道理,究竟为什么,我们还要问一问渔翁,也就是这首词的作者-----张志和。

(出示:张志和生平资料)

师: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

(指名读)

师:找到渔翁也就是作者“不须归”的原因了吗?

生1:作者张志和原来做官,一直很忙,现在不做官了,感觉很轻松,所以不须归。

生2: 官场上的争斗让他很烦,现在没有了,他感觉自由了,可以安心欣赏美景了,自由自在钓鱼了,所以不须归。

师:你有感觉特别轻松的时候吗?

生1: 作业做完后感觉特别轻松。

生2:星期五下午,一想到第二天可以不用上学了,就有种轻松的感觉。

(生笑)

生3:我想作者此时的心情,可能是和我们完成作业后的心情是一样的。

师:很好,放松后的心情是愉快的,遇上如仙境一般的美景是幸福的,此时张志和想唱,唱出内心的满足,《渔歌子》就这样产生了。让我们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感受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去欣赏那如诗如画的美景吧!

(板书: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生:欣赏多媒体课件,跟着课件感情朗读)

师:记住这首好诗词,就等于时刻与美景相伴,请同学们用最短的时间把这首词留在自己的脑海中。

(学生练背诵,教师检查背诵)

师:(总结)同学们,借景抒情是作者在诗词常用的方法,我们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时,既要了解作者,又要了解其产生的背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这就是学习古诗词常用的方法。

(宣布下课)

【教学反思】

1. 关于课堂训练的定位

上完课后,心里似乎感觉轻松许多,就像诗词中的渔翁一样。自接到古诗词教学公开课的任务后的那一天起,我就步入忐忑之中。我考虑的这堂公开课,不仅要完成教给学生什么,更要考虑向听课的老师传达什么?否则,一节不咸不淡的课,浪费的就不仅仅是时间问题。经过对教材的反复研读,最终敲定利用文本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说”为主,“写”为辅。

2. 关于教学环节的思考

《渔歌子》这首词,既是一首词,也是一幅画,又是一处似从相识的生活场景。是久忙之后的悠闲心情于仙境般的自然美景的巧妙结合,即人与自然的巧妙结合。人因景而乐,景因人更美,这种人与景的和谐,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的还原。“入境”和“悟情”两个教学环节就这样产生了。

3. 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

如何“入境”?如何“悟情”?播放多媒体课件也许是最直接的,但没有学生的全程参与,永远会给人隔靴搔痒之感,无法真正实现属于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课,所以,教师要有效的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近文本,让学生固有的生活体验成为文本中的一部分,使得简单的文字符号,通过学习变成一个个鲜活的场景,在循序渐进的语言表达训练过程中,不知不觉就解读文本,这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种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