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除法的运算性质。

2.能运用除法性质使计算简便。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理性思考。

2.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进行交流。

3.培养学生观察、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积极的探索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学重点:

1.理解除法的运算性质。

2.能运用除法性质使计算简便。

教学难点:

1.理解除法的运算性质。

2.能运用除法性质使计算简便。

教学过程:

一、出示例题

二、学习除法的运算性质。

三、巩固练习。

1.出示

想一想: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可以……

2.计算结果填在表格中

68÷17÷2=68÷(17×2)

……

3.你的想法正确吗?

怎样进行概括?

4.师归纳:除法运算性质

我们要注意什么?

5.试一试:

运用除法运算性质填空

293÷89÷72=

÷( □ )

90÷( □ )=

□ 65 □

6.练一练

81÷3÷3

如何简便

7.改错:

1400÷(14×25)

=1400÷14×25

=100×25

=2500

引导学生猜测

举例

验证

同桌用数学语言进行概括。

交流

用字母表示。

a÷b÷c=a÷(b×c)

仔细观察左右两边的运算符号。

独立完成。

反馈交流

讨论全班交流。

学生板演。

小结。

独立完成。

反馈交流

学习任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四、练习

五、课堂小结

8.练习:

78000÷125÷8

2700÷(30×45)

24000÷(25×24)

比较大小:

848÷4÷2□848÷8

720÷(12×3)□720÷12×3

350÷50□350÷10÷5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反馈结果。

学生独立比较,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板书设计

除法的运算性质

68÷17÷2=68÷(17×2)

852÷16÷26=852÷(16×26) a÷b÷c=a÷(b×c)

3264÷64÷51=3264÷(64×51)

72000÷25÷40=72000÷(25×40)

反思与

重建

除法的运算性质与减法的运算性质有类似之处,所以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如:教学探究性质时,先让学生计算,然后比较结果,再用等号将两个算式连接起来。让学生在书写的过程中体会两个算式间的联系。最后用自己的话说说发现的规律,学生就能很有条理地说出除法的运算性质。

作业

布置

基础练习

(A套、B套)

A套:练习册P1。

B套:每日精练P5。

每日一题

40个学生排成一排,小青从左边数起的第23个,小红是从右边数起的第32个,他们两个中间相隔()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