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第十册第五单元里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记叙了我国杰出的科学家钱学森从美国回到祖国的经过,赞扬了钱学森的爱国热情和报国壮志。教材语言朴素、叙事清楚、层次清晰,洋溢着荡人心魄的爱国心、华夏情,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 。

钱学森在美国有金钱、地位、名誉,可当他一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便立即决定回国工作。

他说:“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我应该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当时祖国那么贫穷和落后的情况下,毅然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精神!这种爱国的种子应该洒在一颗颗幼小的心灵上撒播。

是的,柳老师这节课的教学正是充分利用了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在语言感悟中播洒爱国的种子。即从语言文字入手,朗读感悟文章蕴涵的情感;以情感为牵引,分析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即从语言形式入手学习语言内容,再从语言内容的理解学习语言。

柳老师这堂课最大的特色,就是感悟大于感知,情感的感悟训练得十分到位,把一个忠心爱国的钱学森,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整堂课深深地围绕着一个“爱国”展开,以情感人,训练得十分出色。我深深地被柳老师的那堂课所感动了,所以在这里我主要来谈一谈自己对这堂课的几点感受。

一、课堂教学洋溢着人文性

柳老师淡化分析,引导学生逐层地感悟。

语文本体观认为:语文课应引导学生“到课文中走一个来回,要抠词抠句。柳老师的课正是这样,他从学生阅读心理出发,根据教材本身特点设计教法,环节不多,却针针见血。整个课堂教学安排新颖独特,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巧妙的取舍,全文共四个环节。

(1)揭示课题,导入情感。

(2)研读艰辛,体会“坚强的意志”。

(3)文本对话,体会赤子之心。

(4)升华情感,体验幸福激情。

(5))拓展文本,丰满人物形象。这些环节步步为营,环环相扣。

1、从初读中领略情。上课一开始,柳老师就指着课题,让学生畅谈对“终于”一词更深的体会后,以简短而又沉重的话语把学生导入了课文的情感,奠定了全课的基调:

2、从研读中动真情。在围绕“为什么说终于回来了”这个问题的探究下,柳老师引导学生通读全文,并让学生动笔在文中划找钱学森回国艰辛的相关词句,品味词句,培养了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3、从研读中总关情。柳老师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这是一种在熟读基础上潜心专注的感悟策略。就是面对语言文字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地加以揣摩,推敲获得情味感,意蕴感。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