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军的实力,关天培看到了,琦善也看到了,道光皇帝没看到,这种君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

琦善在义律的压力之下回到了谈判桌前,义律则依靠着英军的武力优势在1月26日强占了香港岛,琦善的本意是想让英国像葡萄牙租借澳门那样租借香港,尽管很多人都知道那是事实上的占领,名义上的差别依然关系重大。义律在吞下香港岛之后,也作出了让步,他表示清朝不需要开放更多通商口岸了,只需要恢复两年前中断的广州贸易即可。鸦片货价是600万银元,清朝赔偿,战争费用则不用赔偿了,这个条约草案没有得到琦善的同意,在2月初,义律单方面宣称双方已经达成共识,这就是著名的《穿鼻草约》。

这些条件遭到了双方最高决策者的不满,道光皇帝对于割让香港极其愤怒,对于他来说香港的居民被称为“大英国子民”是不可想象的,他当即作出决定,革去琦善的决策权,任命奕山为靖逆将军,负责“剿办”这群不听话的“蛮夷”,道光皇帝新任命的前线副指挥之一(参赞大臣)——杨芳由于人在江西,率先赶到了广州,从3月6日起,变成了实际的决策者。

《穿鼻草约》的消息传到了伦敦,北京的道光皇帝愤怒的是琦善许诺的太多,伦敦的帕麦斯顿不满的则是义律所要的太少。他不明白义律为什么与根本没有武装抵抗能力的中国人进行反复的讨价还价。也许他忘记了广州口岸外焦急的英国商人们,因为从林则徐禁烟以来,他们已经等了两年了,也许他还忘记了英军在中国有多么的水土不服。总之,帕麦斯顿也决定换人。他决定任命一个殖民探险的老手璞鼎查为军事总指挥,顶替义律。可是伦敦太遥远了,当璞鼎查来到的时候已经是 8月份了。

在杨芳到来之前,琦善既恐惧于英军的威力,又恐惧于道光皇帝的无知。他依靠着自己平日在道光皇帝面前得到的信任,向皇帝委婉而又清楚的表明前线的诸多困难。但是皇帝的朱批是让琦善绝望的:“肤断不似汝之甘受逆夷欺侮戏弄,迷而不返,胆敢背中谕旨,仍然接递逆书,代逆恳求,实出情理之外。是何肺腑?无能不堪之至!汝被人恐吓,甘为此遗臭万年之举(指”签订”《穿鼻草约》--——引者注),今又摘举数端,恐吓于联,联不惧焉。”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