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作文教学,是个很大的题目,可以说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巨大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许多理论问题和科学领域。如:人脑科学、心理学、语言学,……。本文试就作文教学中几个问题,结合教学实际作一探讨,以就教于同行。

一、从整体上认识作文教学的目的要求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作文要做到观察、思维、表达密切结合,逐步达到内容具体、情感真实、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写完后要修改的具体要求。从《大纲》以上论述,我认为作为语文教师,必须从整体上全面认识作文教学的目的要求,从而建立起全面正确的作文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认识水平;二是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关于认识水平,主要指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水平,其表现形式主要是道德行为习惯,待人接物的情感态度……。学生思想道德认识水平越高,不但为学生作文奠定了优良的思想基础,而且对提高一代人的道德素质,实现“四有”育人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这正体现了作文教学的育人功能。因此,作

为语文教师,应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水平。主要应指导学生用正确的立场、观点观察周围的事物,分析周围的事物,不断提高认识水平。

关于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主要应指导训练学生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努力做到用恰当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这些能力的培养,应按低、中、高三段的具体要求进行训练,逐步提高,逐步达到《大纲》要求。

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互为表里的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水平,在生活中主要通过行为习惯、情感态度表现出来,在文章中则主要通过语言文字表现出来(虚假的语言文字除外)。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发展了智力,特别是思维能力。所谓思维,是说动用概念、符号、语言……进行分析判断的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思维活动。而这种思维活动是和会、自然科学等知识相联系的。学生知识面越广,思维就越活跃,作文的内容就更丰富,根基更厚实。而这些知识最基础的内容,都编进了小学各学科的教材。所以说,各学科的教学越扎实,也为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反之,如果学生孤陋寡闻,知识贫乏,思维必然受到局限,极易造成作文单调乏味。

要求学生知识面宽一些,并不意味着削弱观察和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实验表明:一个人的知识90%源于观察,最明显的是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观察是永不枯竭的源泉。学生作文感到无事可写,没话可说,根本原因就是缺乏观察和观察力。观察社会,接触大自然的活动,可以获得从课本上学不到的而有极其重要的知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指导学生接触实际,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让学生动手操作,具有特殊的意义,手是脑的老师,心灵手巧与手巧心灵是分不开的。人的智慧有赖于脑的发展,而人脑的发展与手的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的大脑皮层中有个人类特有的“手区”,它在大脑皮层的“感觉”和“运动”中占较大比重。因而,专家们倡导学生要读好“观察大自然”和“动手操作”这两本“无字书”,是极有价值的。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