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老师:你好!

太感谢你了,传来如此美妙的作品,让我欣赏。读来真是一种享受。语感像散文,却又岂止“形散神不散”;看似信手拈来,却又思绪缜密,一气呵成,酣畅淋漓。

不瞒你说,我读了两遍。第一遍,似乎急着想知道,后面还有什么出其不意的高见、妙招。看完了,情不自禁又细细地读了第二遍。好象很少有哪篇文章如此打动过我。所以,抛开正在修改的文稿,写上主要的读后感。

你的很多见解,我深有同感。目前已发表的“圆的认识”课例确实存在你说的三个问题。只是第三个问题,稍作点补充:近年来的某些课例,不是“不重视数学史料文化功能的挖掘”,而是“矫枉过正”,显得过于堆砌。

你的七个“我思考”,我亦有同感。

你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匠心独居的设计,如课前收缴橡皮的举措,宝物距离左脚3米的情境,“大方无隅”的诠释,圆与“不圆”的比对与感悟,等等,非常精彩,颇受启迪。

说实话,刚看到“宝物距离左脚3米”的答案是一个圆时,我有点惋惜,这是局限在一个平面内的回答,拓展到三维空间,应该是半个球面。看到后面,出来了“半个西瓜”,还引出了“球也一中同长也”,我甚为赞叹。

以前,我曾多次教学“圆的认识”。深感在小学高年级,完全可以揭示圆的本质特征,只是不宜采用动点轨迹的语言来描述。而“一中同长”是最地道的比较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理解水平的中国式概括。我也尝试过圆与“不圆”的比对,有一次甚至在木质小黑板上钉了3个图钉,一个栓上线和粉笔画圆,另两个栓上线和粉笔画椭圆。学生兴趣很浓,下课了,纷纷挤在小黑板前抢着画。

有一点,我不完全同意您的看法: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可以顾名思义,但半径与直径的概念描述还是需要的。比如,学习扇形面积计算时,常有学生将直角扇形的半径误认为直径。这时,根据半径的描述“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比较容易纠错。至于半径与直径到底是“线段”、还是“线段的长”,类似争论,我以为意义不大。虽说前者是“形”,后者是“量”,但根据需要,半径或直径可以指“线段”,也可以指“线段的长”,这样方便叙述。我始终认为:数学概念,有时需要“咬文嚼字”,有时又不宜钻“牛角尖”,“水至清,则无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