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之所以感动人,是因为作者笔下的父亲被作者写的非常真实,不是道德教条。作者怎么就写得真实?我们来对比着做一下研究:

作者写到:“那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夜晚。我和父亲分别放好鱼饵,然后举起鱼竿,把钓线抛了出去。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

如果修改一下:那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夜晚,我和父亲来到小岛。我和父亲安放好鱼饵。我举起鱼竿准备把条线抛出去。父亲说,先不要动,我看看开放时间到了没有。父亲划了根火柴,看看表……

这样写,父亲是一个非常坚持原则的人,后面同样写我们“关于该不该提前钓鱼的讨论,父亲仍然跟我讲道理”。但是,“钓上一条大鲈鱼”的诱惑没有了,我们读起来,也不再会跟作者一样“为那条大鲈鱼而惋惜”,结尾也不会再有“诱惑”使人面临道德“抉择”,抉择是什么?抉择就是非常困难的选择。开头这样写,就不会再有抉择了。

原文写道:我钓上大鱼之后,“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如果这里也修改一下:把黑体字句子删掉,直接写父亲看表,行不行?可以啊,情节都没变化,只是缺少了父亲的一个神态和动作细节。但是,你读一读,效果就不一样了,缺少了什么?缺少了一段时间,缺少了父亲的变化,缺少了父亲的思考。父亲在思考什么?作者这里没有写,但是,很显然是在思考,在思考什么呢?在思考这条鱼该不该放?父亲内心也在进行着思想斗争?在思考如何教育自己的儿子把鱼放掉?都有可能。结合两处黑体字的描写,我们可以推测出,父亲也是喜欢这大鲈鱼的,但是,这一段时间,父亲内心一定起了变化,自己的内心也做了该不该放、该不该教育儿子放鱼的思想斗争。这就非常真实了,人,面对利益诱惑的时候,总是希望得到的。但是,利益与自己坚守的道德底线冲突的时候,总要有一番内心的斗争,用作者的话来说叫“抉择”,这是一个困难的过程。写出了这困难地抉择过程,文章才显得非常真实。作者用第一人称来写,显然不能钻到父亲的脑子里去,不知道父亲如何想,作者也没写推测,只是写了父亲表情动作的变化“得意的欣赏、盯了好一会”,用这样的描写来表现父亲内心的变化,这样就更加真实可信。

课文第十自然段,写了我后来的成就,简单介绍了遇到了多次与钓鱼类似的诱惑时的抉择,是父亲的话帮助了我战胜了“实践道德”的困难。然后,在第十一自然段,写“三十四年前的那个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身的启示。”

假设一下,第十自然段不写行不行?放掉大鱼之后,直接写“这个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身启示”?我们写文章经常这样写啊?

不行的。“终、永久”用什么来说明?得用事实说话,作者在第十自然段正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的事实说话,诠释着“启示”,诠释着父亲的教育给我的力量。这样,文章读起来就显得真是可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