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正负数》这节课在课堂上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但是在生活中很多同学都有机会接触到一些直观的概念。所以,这节课的重点应是将学生对正负数的直观概念转变成理性概念,让学生理解正负数、尤其是负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通过温度计的演示,学会正负数的读法和写法,比较正、负数的大小。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价值,初步理解负数的意义并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根据课标的要求,我觉得,通过本节课的教学,除了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还应向学生渗透“对立统一”、“实践第一”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活动:

首先通过学生对吐鲁番不同温度的记录,使学生认识正负号,建立新的符号感,感受正负数在生活中产生的价值。

案例1: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说说你们都到哪去旅游了呢?

你知道吗在我们的祖国还有一个非常神奇而又令人向往的地方,老师说三条信息,请你根据它的特点猜猜它是我国哪个城市?

①这个地方是我国最热的地方,素有“火洲”之称。

②夏季平均气温在38℃左右,盆地中心有的地方的平均气温达到49℃以上,有记录的地表最高气温达82℃,堪称中国的“热极”。

③“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说的是这里的日温差特别大, 3月份,平均最高气温在零上13℃左右,平均最低气温在零下3℃左右。

师:刚才我们获取了这么多有关新疆吐鲁番的信息,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信息,都和什么有关?(温度)如果让你给这些温度分类,你可以怎样分?

生:零上、零下

师:看三月份的信息:零上13摄氏度和零下3摄氏度,这两个温度表示什么意思呢?这里有一个温度计,谁能给大家讲解一下?

师:刚才我们都在温度计上认识了零下与零上的温度,现在请你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和符号表示零上13℃ 、零下3℃,关键是让别人一眼就能看明白,你所表示的是零上温度,还是零下温度。(学生交流、板书、解释不同的记录方法)

师(总结):在数学上我们用+、-号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不过在这里“+”不读“加号”,而读“正号”这个数就是正数读作正13℃; “-”也不读减号,读“负号”,那我们就把带“+”号的数叫做正数,(板书正数),把带“-”号的数叫做负数(板书负数)读作负3℃,正号有时可以省略不写。

反思1:教材的信息窗作为切入点,通过猜地名、自主观察、集体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正负数产生的必要性。然后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出零上13℃和零下3℃,让他们初步体会到正负数是具有相反意义的两种量,为后面的教学做好准备。

其次通过学生用正负数表示几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举例理解,达成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正负数及0的意义,并会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这一目标。

案例2:

1、今天,老师看了一下天气预报,我来播报,你来记录。 (北京、上海、哈尔滨零下、台北、威海最低气温、)

你是用什么数来表示的零下温度?零上温度?表示零上温度的时候没有写+,他没写正号,可以吗?

①人们在记录的时候为了简便,正数的正号通常省略不写

②正号可以省略不写,负号也可以省略不写,行不行?

③在这几个城市中,谁的温度最高?谁最低?为什么?假如今天我从威海到上海,是加衣服还是减衣服?从威海到哈尔滨呢?

2、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发现,温度的高低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地势的高低也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从学校向东走20米,可以表示为+20米,那么从学校向西走20米,可以怎样表示呢?老师再说几个,请你来用正负数表示,

①足球赛:进球(正)3个,丢球(负)2个

②学校:这学期转来(正)12人,转走(负)8人。

③车到站点9人(正)上车,5人下车(负)。

④李阿姨:一月挣(正)4000元,二月赔(负)1000元

A、同学们观察一下,用正负数表示的这些量有什么特点?

B、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用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还有很多,你能生活中举例吗?以后我们要描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就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了。

反思2:通过出示当天中央台的天气预报,让学生在熟悉的现实情境中开始数学学习。老师播报,让学生来记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很高。通过比较温度最高的城市和最低的城市,学生明白了在负号后面的数越大,这个数就越小。通过组织学生探索:“如果我今天从威海到上海,要加衣服还是减衣服?从北京到哈尔滨怎么样?为什么?”学生进一步加深了用正负数表示的温度高低的认识。然后,将学生的思维由温度计带到更为广阔的层面:足球赛、学生人数、上下车、收入等,不仅掌握了正、负数的记法、读法,还体会到了正负数是表示在一个情境中成对出现的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更让学生知道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最后请学生对板书中的正负数分类后,引发学生对0的思考,在理解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后,归纳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结论,从而攻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案例3:

抽两名学生到黑板上,分别圈出所有的正数和所有的负数。

如果学生把0也圈到正数或负数里面,提问:大家同意吗?不同意说说理由。如果谁也没圈,提问?为什么不把0圈到正数或负数里面。

总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比正数小,比负数大,它是正负数的分界线。

反思3:“0”是理解正负数概念的关键,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同时学生在对正负数的意义了解以后,对于“0”在正负数中的定位也是有疑问的。所以,必须要将“0”的地位确定好。

整体反思:这节课总的感觉比较好。但是缺点也是不少的。比如不能用发展的眼光教课,在比较每组正负数的时候,只是让学生了解基本概念和表现方式,而没有问它们相差多少,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正数与负数之间的差应该怎样来看,那么这节课的内涵就会更丰富,为日后的学习就会打下很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