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逻辑关系

(1)发展幼儿等量判断的经验。“等量判断”通俗地说就是对物体间是否“一样多”或“一样大”的判断。一组物体在改变了摆放位置或排列形式后,它们的数目不会跟着发生变化,同理,一个确定的量在改变了盛放它的容器或将它本身进行形变后,它的总量也不会跟着发生变化,如将一杯水倒人饭盒中水量不变。但幼儿在进行等量判断时,通常会受到物体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判断失误,从表面上看好像是幼儿不够细心,其实这是幼儿数与量的概念还未真正形成的表现,也是这一年龄阶段幼儿正常的表现。

中班幼儿可以通过学习等量判断来达到数目守恒,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物体的多种排列“变式”的办法来帮助幼儿,让其在等量判断的反复比较中发现数的“不变性”,逐渐建立守恒的观念。

(2)发展幼儿按事物多种内外属性进行分类的经验。到了中班,幼儿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按颜色、形状进行分类活动了,教师不妨多提供一些按物体多种内外属性进行分类酌活动,来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例如按物体的大小、长短、粗细、厚薄、宽窄、轻重等量的差异分类,按物体的用途分类,按物体材料的性质分类,按数量分类(如把一样多的物体放在一起),按某一特征的肯定与否定标志分类(如按红色与不是红色分类),按同时满足物体两个外部特征进行分类(如把红三角和黄方块分类),层级分类(如先把物体按颜色分类,再在同种颜色的物体中进行形状分类)等活动。类活动中理解物体间的种属关系,促进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3)发展幼儿按差量给物体排序的经验。引导幼儿发现序列的传递关系(如一个比一个长)和双重关系(如比前一个长同时又比后一个短),并逐渐在其头脑中建立起序列的观念,这对于幼儿逻辑思维的发展很有意义。

中班幼儿在感知物体量的差异方面,已经比小班有了很大的进步,他们不仅能准确地区分物体间明显的大小和长短差别,而且开始能区分物体不太明显的差别。因此,引导他们给5~10个物体按照其量的差异排序,或者按照不同的数量多少排序,是中班幼儿能够学习的内容。(如图1-4)差量排序数量排序圈1-4 差量排序和数量排序

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中班幼儿尚未在头脑中建立序列的逻辑观念,因此他们在进行排序时,大多采用试错的方法,而不是通过逻辑的方法。因此,在引导幼儿按照物体量的差异排序时,可以从5~6个物体开始,然后逐步增加物体的数目,以提高难度。幼儿相对容易感知和比较的量是长短,我们则可以从长短排序开始,逐步引入厚薄、宽窄等排序内容。在具体的指导方法上,不宜直接教给幼儿怎样排序的方法,而应让幼儿自己尝试、探索和发现,让他们在操作中积累一些具体的感牲经验,这样有助于幼儿形成抽象的逻辑结构。

(4)辨认简单的模式,并按一定规律排列物体。中班幼儿在经过了小班阶段的“间隔排列”学习后,对空间关系中的相邻、分离关系有了初步的体验,因此他们可以在成人的指导下,辨认环境中图案排列的简单模式。例如发现花边、印花布上的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的模式,他们能够排列出比较简单的“AB规律”的图案。教师在此阶段可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习排列较复杂的图案,例如“ABB规律”、“ABC规律”、“四方连续”等,或鼓励幼儿模仿范例进行模式的拓展和填空。(如图1-5)

AB规律

ABB规律

ABC规律

四方连续

图1-5 多种简单模式

2.数和量

在小班时,幼儿对物体模糊的数观念就达到了可以形成数概念的阶段,中班幼儿在感知量的精确性上又有了很大的提高。

中班幼儿可以学习的数和量的内容主要包括:

(1)将数量与数字进行匹配,理解10以内数字代表的基数意义(表示物体数量的数),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最初,幼儿对数字的认识并不是从物体间的抽象关系中获得的,通常他们只是把数字当作一个图形符号来对待,例如幼儿会用4个“4”来表示4个物体,就说明幼儿并不理解数字的抽象意义。还有,他们通常舍把数字与他们熟悉的物体形象联系起来,例如把“1”看作一根小棒,把“2”看作一只小鸭,把“3”看成一只耳朵等。们仅仅满足于幼儿认识数字,这对幼儿数概念的形成不会有任何帮助。因此,幼儿能否在数量与数字之间建立联系,能否用数字表示相应物体的量是教师指导的关键。

(2)知道10以上物体的进位计数方法和读法。中班幼儿对计数通常保持着很高的积极性,他们中有不少已掌握了10以上甚至到100的计数词。能数到100往往是他们可以向同伴炫耀的事情,但是他们对进位规则尚不能完全掌握,计数时常常卡壳在19、29、39等逢9进位的关口处。因此对进位计数的教学应通过具体的计数操作来进行,让幼儿充分感知数位之间的关系。幼儿一旦掌握了数位和进位关系,两位数的读法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3)理解数字代表的序数意义(表示物体位置)。中班幼儿对指出物体的顺序一般不会感到困难,但这并不代表幼儿真正理解了序数,一旦遇到基数与序数发生联系的时候,幼儿就会感到困惑。例如,当要求幼儿把一组点卡(3~7)“排排队”时,就会有不止一个幼儿提出:“老师,没有1,不好排啊!”在幼儿看来“第一个”只能指定给数量“l”使用,这恰恰是幼儿对序数意义不理解的表现。因此,序数的教学,应把重点放在基数与序数之间关系的问题上。

(4)在数列中发现数曰的等差关系(如数与数之间都差1)和相对关系(如每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同时又比后一个数少1)。按数序排列与其他连续量的排序一样,都需要建立在比较之上,“比较”使数与数发生了关系。中班幼儿一次可以比较两到三个连续数之间的数差,再多就难以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了,因为幼儿此时还未建立起和“序列化”相应的逻辑观念。

在面临按数序排列问题时,幼儿一般是根据他们计数的顺序习惯而不是根据数差关系来进行。比如当问到他们诸如“为什么把3排在2的后面而把7排在8的前面”的问题,他们往往难以回答或只能说“因为2的后面就是3”或“因为7的后面就是8”。因此,指导幼儿学习按数序排列的重点应放在引导幼儿发现数与数之间的数差关系上,教师可以通过让幼儿给一系列实物卡、点卡(但不要用数卡,因为这不便于幼儿进行比较)排顺序的方式来指导幼儿学习。

另外,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检验幼儿有无发现数列之间的等差关系和相对关系:其一,要求幼儿给已排好的实物卡中间或后面追加一张卡片的方式来进行检验;其二,通过询问其这样排序的理由来进行检验。

(5)用自然物测量物体,将“量”与“数”联系起来。以测量物体的长度为例,完成测量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其一,能运用数代表物体的量;其二,理解测量的意义是把一个整体单位划分为若干相等的小单位;其三,有长度守恒的观念。其中还包含着两个动作上的协调:一是将整体划分为相等的部分并完成各部分的加法协调,二是能将部分与部分进行置换的协调。

研究表明,中班幼儿对测量的意义还无法理解,也不具备学习测量需要的动作上的协调能力。例如幼儿无法理解测量的意义在于“用一个单位量去分割一个未知量从而获得一个数据的过程”,他们仅能模仿成人测量的动作,将小尺靠着物体旁一点点地移动。不过,当幼儿面对实际事物和具体情境时,他们却可以通过实物的摆放、计数和用数代表量来学习“前测量”的操作动作。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幼儿学习用自然物对一段不太长的线段进行长度测量,但学习的重点要落在数与量的结合以及用数来表示量上,即将不连续量化为以实物为单位量的计数,这样才比较符合中班幼儿的能力。

(6)获得有关时间的流逝、时间的顺序等观念。对于中班幼儿来说,他们已经能较好地理解一天的组成部分.能在日常生活中较好地运用“白天”、“黑夜”、“早上”、“晚上”等时间词汇,能正确区分“今天”、“昨天”、 “明天”的概念,但是,由于时间没有直观形象,所以中班幼儿感知时间仍然是比较困难的。教师在进行时间教学时要将时间与相对应的事件进行联系,帮助幼儿建立“时间珍贵”、“时间流逝不复返”、“一周时间的轮回”等观念,丰富并体验更多的表达时间的词?[。

3.空间与形体

(l)发现平面封闭图形的边角特征,有图形守恒观念。中班幼儿对平面图形的认识范围有所扩展,教师可以指导幼儿对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梯形等图形的基本特征进行观察、比较和讨论。如描述正方形有4个角、4条边,而这4个角一样大,4条边一样长;长方形有4个一样大的角,有4条边,其中2条边长,2条边短,相对的两条边一样长;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等。

中班幼儿逐渐能够不受颜色、大小和摆放位置的影响,正确辨认图形。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是以非标准的几何图形存在的基本特征之后,能够正确地辨认出这些非标准的几何图形的物体是什么形状,从而发展图形守恒能力。

(2)发现图形之间的关系①。中班幼儿已经能够理解平面图形之间的简单关系,能对一些实物进行分合拆拼的操作,同时对用拼板拼搭各种图案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开展概括同类图形的特征、比较相似图形之间的区别以及把一个图形等分成不同的几个图形或用一种图形构造出各种不同图形的活动。

(3)发展幼儿的空间方位感。中班阶段是幼儿空间方位概念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已能区分自己身体部位的前后位置关系,并能说出以自身为中心的物体位置,也能够区分并说出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而且还能够按指令做出向上、向下、向前、向后的运动,甚至有些幼儿已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因此,教师可以据此向幼儿布置一些根据方位指令寻找物体的活动,以及指导他们掌握物体方位参照点的方法。

①见“把图形之间、平面图形与几何体之间的关系学习作为‘空间形体’学习的核心内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