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有幼儿的家长反映:孩子还不识数,只晓得乱数;左右也分不清,老是把鞋子穿反;加减还要掰手指头,只怕会要脱了鞋子数脚趾头了,等等;老师在互相交流时也为相当一部分幼儿的数学学习感到棘手,如某些幼儿一上数学活动就晕,总也搞不清楚,甚至干脆依赖同伴代劳,诸如此类的现象以至于影响到老师在公开教学活动时的选择——能不选就尽量不选数学。

家长和老师们所反映的这些情况确实存在,这部分孩子学习起来体会不到快乐,成人在一旁看着着急,而这些现象恰恰表现出幼儿现有的数学认知水平。

数学知识实质是一种高度抽象化的逻辑知识,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与幼儿的生活同样如此,幼儿身边的数学随处可见。比如:在家会看见果篮里有不同种类、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数量的水果;跟家长去超市购物,会看见收银员和顾客之间用各种面额的钞票进行交易;户外活动,会观察到花瓣的数量、树叶的排列;幼儿园盥洗室里毛巾、口杯都有各自的序号,鞋子、手套有左右之分,等等。幼儿处在逻辑思维萌发及初步发展的时期,也是数学概念初步形成的时期,可是他们不能完全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该如何教他们学习数学呢?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数学目标和价值取向做出了明确的要求: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从这一句话里我们能够领会到至少以下四种意义:①幼儿的数学活动其实贯穿在生活和游戏之中,数学活动与幼儿一日的生活密不可分;②有效的数学活动应当是让幼儿感到有趣的,反之,有趣的数学活动应当带给幼儿收获;③数学活动的重要性能够通过生活和游戏体现得淋漓尽致;④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和幼儿的兴趣所在,并进一步运用策略达到目标。

再让我们回顾一下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特征:①幼儿学习数学开始于动作(皮亚杰“抽象的思维源于动作”);②表象有助于数学知识的内化;③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要建立在多样化的经验和体验基础上;④数学知识的获得需要符号和语言的关键作用;⑤数学知识的巩固有赖于练习和应用的活动。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