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合已有知识和经验理解比的意义。

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比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两个同类量之间的相除关系,如:一班人数和二班人数的比等。整数中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分数中的一个数量是另一数量的几分之几,都可以看成是两个同类量的比。另一种是两个(相关联的)不同类量的之间的相除关系,两个不同类量的比表示一种新的量。如:路程与时间的比表示速度,质量与体积的比表示密度等。传统的教材只强调两个同类量的比。考虑到两个不同类量的比在日常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且只认识同类量的比,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比的概念。因此,教材引导学生分两步理解比的意义,先教学两个同类量的比,再教学两个不同类量的比。

学生对两个同类量之间的关系比较熟悉,如:一个数量比另一个数量多(或)几、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分之几(或几倍)。因此,教材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组织学生认识比的活动。例1教学两个同类量的比,教材创设了妈妈准备早餐的情境,通过提出“可以怎样表示2杯果汁和3杯牛奶之间的关系”的问题,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生可以从两个数量的相差关系、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等角度描述2杯果汁和3杯牛奶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指出这两个量还可以表示成:“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3,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是3∶2。同时教学比的读法、写法,比的前项、后项等有关知识。“试一试”通过配制洗洁液的情境,引导学生写出不同浓度的溶液中所含洗洁液和水的体积比,同时,教材还启发学生用分数表示两种液体体积之间的关系。这样,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认识比,既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象,初步建立比的概念,又有利于学生有效参与学习和探索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例2教学两个不同类量的比。教材通过学生熟悉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指出也可以用比来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并通过提问“两个数的比可以表示什么”,引导学生体会路程和时间的比表示速度。

在例1和例2教学的基础上,教材引导学生概括比的意义,并根据比的意义求比值。

“试一试”先结合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体会两个数量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再通过比较和讨论“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分别相当于除法算式或分数中的什么?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等问题,帮助学生弄清比和除法、分数三者的联系。

比的意义的教学要注意三个问题:⑴ 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理解比的意义。⑵ 分别用比、分数两种形式表示两个同类量的关系,并通过比较和交流,沟通比和分数之间的联系。⑶ 结合实例引导学生感受比的两种情况,但不要求学生区分什么情况下是两个同类量的比,什么情况下是两个不同类量的比。⑷ 讨论比、分数、除法的联系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列表,理清三者之间的联系。

2.加大探索的空间,自主发现比的基本性质。

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比、除法、分数三者之间的联系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这是学生探索和发现比的基本性质的重要基础。教材进一步加大了自主探索的空间,引领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自主发现比的基本性质。教学时可以分四步组织学生活动:第一步,出示小冬在实验室测量几瓶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的数据,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找出三个相等的比,并用等式表示出来。第二步,引导学生观察三个比相等的式子,说一说根据等式中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变化规律,能想到些什么?比可能有什么性质?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提出猜想。第三步,组织学生先通过举例,验证猜想,再联系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说明比的基本性质。第四步,比较等式中三个相等的比,并通过交流明确“前项和后项只有公因数1的比是最简单的整数比”,并告诉学生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一些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例4主要教学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例4的三个问题涉及了化简比的各种情况:第⑴题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化简时,要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第⑵题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分数,化简时,要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乘它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第⑶题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小数,化简时,要先把小数比改写成整数比,再化简。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想办法自己解决,再通过交流,归纳化简比的方法。

3.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比的实际应用包括按比例分配和比例尺两个方面,本单元教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例5提供的问题情境按是“分别给30个方格涂上红色和黄色,使红色与黄色方格的比是3∶2。求两种颜色各应涂多少格?”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生会主动尝试把比的实际问题转化成分数或除法的实际问题去解决。教材给出了两种最基本的解决题思路,一种思路是把30个方格按3∶2涂成红色和黄色,就是把30个方格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3份涂红色,2份涂黄色。另一种思路是把比转化成分数,红色方格占总数的,黄色方格点总数的 。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交流,帮助学生弄清题目的数量关系,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交流时,要着重引导学生体会教材提供的两种思路,不但要说清楚是怎样想的,还要说一说为什么可以这样想,并通过比较,体会两种思路的联系。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种思路突出了比和分数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教学时要着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解题方法。

“试一试”是“把30个方格按1∶2∶3涂成红、黄、绿色三种颜色,求三种颜色各应涂多少格?”由于这是第一次出现三个数的连比,思维难度相对较大。教材通过“三种颜色的方格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启发学生把比转化成分数求出红、黄、绿三种颜色的方格各应涂多少格,为学生的思维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有利于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优化。

4.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数学素养。

本单元的最后,还安排了实践活动“大树有多高”,主要通过具体的活动探索同一时刻、同一地点竿高与影长之间比值相等的规律,并应用这一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参与学习和探索活动的兴趣。教材围绕解决一棵大树有多高的问题,组织了“量量比比”和“议议做做”两个活动:“量量比比”主要是通过两次实验发现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竹竿高度和影长的比值相等的规律。第一次实验:在太阳下,把几根同样长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测量竹竿的影长。并通过比较每次测量的结果,发现竹竿高度相同,影长也相同,初步感知竿高与影长的关系。第二次实验:把几根长度不同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量出每根竹竿的影长,并把测量的结果记录在表格里,感悟竹竿的高度不同,影长也不同,再求出竹竿高度与影长的比的比值,并通过比较,发现同一地点,同一时刻竿高和影长的比的比值相等。“议议做做”主要是通过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大树有多高的问题。首先,引导学生结合上面的实验,推想一根3米长的竹竿当时直立在地面上影长应该是多少?学生会想到,这根竹竿的高度与影长的比的比值应该等于实验时得到的比的比值。接着,引导学生小组交流怎样根据上面的发现,求出一棵大树的高度,同时,再一次组织测量活动,获得必要的数据,求出大树的高度。然后,引导学生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最后通过讨论明确用这样的方法计算物体的高度,必须是同一时刻、同一地点的测得的物体高度与影长,否则就不能算出正确的结果。教学时,要把活动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过程上,使学生通过活动,积累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可以采取课外、课内相结合的形式分三步组织学生活动:(1)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可以在课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实验、查阅资料等不同的形式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选择合适时机组织学生交流,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2)实施户外测量。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后,可以利用数学活动课,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户外测量,收集所需要的数据。测量时要教给学生正确地测量方法,有效控制测量误差,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如:要选择一块相对平整场地,不能将竹竿插入土中,也不能把竹竿斜放在地面上等。(3)通过交流发现规律。在上述活动的基础上,通过组织观察、比较、分析、推理、概括等活动,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