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P63页信息窗1。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不是单纯的数学知识性问题,而是对学生个体经验的梳理。因此,教材无论是素材的选取还是练习的设计都强调了学习数学的现实性。教材选取的素材是山清水秀、景色怡人的乡村美景——小桥流水人家,充满诗情画意。这样,既能有效地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又使学生获得美的体验与情感的陶冶。

学情分析:

《方向与位置》本节课是学生在第二册初步认识了东西南北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课教学通过诗情画意的情境,结合现实生活,力求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学会根据给定东南西北中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学生接受起来不会有太大的困难。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这个知识点学生接受起来有点困难。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时,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观察概括、实践操作,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学生经历图上规定方向的必要性,认识图上的方向。这样既能淡化难度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学会根据给定东南西北中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2.能在生活中发现、提出和解决有关方向的简单问题,经历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3.使学生受到爱学校、爱家乡的教育。

要点分析:

本节课教学重难点是学会根据给定东南西北中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山东省的地图,每小组一块大纸板,一个胶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课间让学生把北面窗台事先秘密地擦干净,然后引出问题情境。“同学们刚才老师进教室后发现我们教室北面的窗台发生些变化,你们发现了吗?”

学生会齐刷刷地把头转向北面。

2.引入课题,既要对擦窗台的同学进行表扬,对全班同学进行思想教育。更要肯定了全体同学所具备的准确的方向感,阐明方向在我们的生活中很重要,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有关方向与位置的知识。(板书课题:方向与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创设的特殊情境,让学生们愉快地回顾一年级已学过的方向知识,同时老师也较好地了解到了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能够对学生及时地进行思想教育]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活动一:在故事情境中培养学生根据给定东南西北中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的能力。

1.创设故事情境。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请同学们仔细听,看谁能回答出故事里的问题。

课件演示故事情境“小猎人汤姆是个小小神枪手,常常跟随爸爸到森林里打猎。这天天气非常好,太阳已高挂在天空上,爸爸又不在家,他想自己到森林里打猎,想给爸爸个惊喜。他匆忙上路了,越走离家越远,他不断地追赶着小动物们,向森林深处跑去。过了很长时间他的肚子有点饿,他想回家了,但他发现自己已经迷路了,由于出来的匆忙根本没有带指南针,他辨别不清方向,害怕极了。在这时他看到太阳就要落山了,因而他突然笑了起来,你知道他为什么笑了吗?”

2.小组交流,统一意见。

3.小组成员代表说说自己小组的意见。

(1)汤姆可以通过太阳来确定方向,太阳落山的地方是西方。

(2)在太阳照射下,大树会形成影子,因为太阳快落山了,影子应该指向东方。

4.教师肯定学生答案,并再次提问,假设汤姆的家在森林的南面,你想指引汤姆怎样走?在北面呢?在东面呢?

5.小组再次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

(1)西方的右面是北方,西方的左面是南方,西方的对面是东方。

(2)同样东方的对面是西方,东方的左面是北方,东方的右面是南方。

6.教师小结评价。

[设计意图:简单的故事设计目的是在趣味的故事中,让学生愉快地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本节课的第一个目标,即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且能够深深体会到方向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意识与合作意识,同时也为下面制作校园平面图打下了知识基础。]

活动二:学生经历图上规定方向的必要性,认识图上的方向。

1.创设情境,制作校园平面图。

(1)全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操场的中央,观察学校的各座建筑,说说自己的东西南北方向都有哪些建筑?

学生小组为单位开始活动,交流激烈。(教师巡视倾听)

教师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回答准确,教师设计问题,如果我们想把学校带回家,你能画出学校的平面图吗?让家长清楚了解我们学校的建筑分布情况。

(2)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完成平面图。(教师观察,并且个别指导)

2.展示学生作品,并说明理由。

(1)学生分小组展示汇报。

①教师和学生都会发现问题:这些作品,虽是同一个校园,但制作的平面图却不一样,只有各自能看懂各自的作品,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因是:每个小组规定的方向不一样,每个小组的方向不统一。

②解决问题:规定统一方向,绘制出让所有的人都能看明白的平面图。

由教师讲解古代人们制作平面图或地图时规定了统一方向的作法,并且一直沿用到今天,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人们为了使地图上的方向更清楚,往往在地图的右上角画上指向标“↑北”。

③方向统一了,下面就把我们制作的校园平面图按规定的方向改一改,然后画上指向标。

(2)学生再次展示作品,这时的平面图应该是规范统一的。

(3)教师小结并做出相应的评价。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可谓独具匠心,精心设计的实地情境,唤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了创新的空间和宽松的环境,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创造过程,让学生制作校园平面图,促使学生体验到地图上规定方向的必要性,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这种规定是来之生活中交流的需要,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活动三:回归课本,解决问题

全体学生回到教室。

1.探访桃花村。

(1)引出问题:课件出示教材63页信息窗,将小朋友的对话只保留“到桃花村怎么走?”放大图中小朋友手中的地图,与风景图并列摆放。

(2)学生仔细观察,说说风景图中各景物所处的方位。

(3)独立思考问题,小组讨论交流。

(4)汇报讨论情况。

学生总结出三种不同的走法。

①往北走到树林,再往东走到桃花村。

②先往东走到竹林,再往北走到果园,再往北走到桃花村。

③……

(4)教师对每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肯定性评价。

(5)哪种方法比较好?理由是什么?

2.巩固性练习。

(1)课件出示:课本P66页第5题,你能帮他们找到家吗?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思考后,交流汇报。

(2)课件出示:课本P66页第6题,从教学楼1到体育馆怎么走?大约要走多少米?你能有几种方法,请算出每种方法大约要走多少米?学生仔细观察思考,说说自己的想法及计算结果。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回归课本,仔细看书,加深印象。题目的设计由浅入深,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利用教材中的信息窗,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充分让学生体验地图的用途。鼓励学生踊跃发言,表达出自己独具一格的见解,展现出不同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本环节的最后是巩固练习,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深化了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

三、拓展延伸

1.每个小组手中有一幅山东省的地图。

(1)请同学们观察这是张什么地方的地图?

(2)准确地找到烟台,说说在烟台的东南西北都是哪些城市?

(3)请你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城市,设计一条路线,为下次旅游做准备,好吗?

2.独立思考,必要时可以请求小组成员的帮助。(教师来回巡视,可以给个别学生帮助)

3.大胆交流自己的设计。

4.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课外延伸,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与创新意识。]

四、总结与评价

1.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及应注意的问题。(教师板书)

2.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及自己在本小组中的表现。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取自评、互评等多样的评价方法,使学生能够客观的面对自己的不足,公正公平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同时也了解了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反映了目标达成度。]

板书设计:

方 向 与 位 置

西 东

↑北

在平面图或地图上方向的规定:上北、下南、左西、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