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自然数的序数理论。这种理论完全采用公理化的方法,它以一个基本关系和四条公里为基础,并且还使用了“对应”这一不定义概念,这里暂不详述。在次基础上定义了加乘运算,同样地利用逆运算定义减除运算。

从上面简单介绍可以看出这两种理论各有特点,自然数的序数理论,比较直接地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因此易与理解,但它仅仅反映了自然数表示量的意义,即回答多少个的问题,而对于自然数表示顺序这一重要意义,即回答第几个问题就揭露的不够。自然数的序数理论,采用公理化形式,更深刻,更明确,更全面地反映了自然数的本质,但比较抽象,初学者不易接受。因此在小学中所讲的的自然数是主要根据自然数的基数理论,但也不能偏重于这一理论,例如引进自然数列的概念,还是渗透了序数理论。例如,对于0是不是自然数,这一问题备受争议,就是教师本身对序数理论不够清楚。

三、挖掘教材内涵,解决数学矛盾。

小学数学中关于数的概念有过两次扩展,一次是引进0,一次是引进正分数;每一次扩充都是因为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而逐渐发展的。例如在讲授“0的引入”,许多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但有又着共同的特点就是联系生活,感知0的存在,为学生设置障碍,使学生产生疑虑,师生共同解决矛盾。学生虽然不需要知道自然数的序数理论,但教师必须心中有数,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知,0是最小的自然数,0的后继数是1等数感。引进新数“0”,是实际生活的需要,让学生明白了这样的道理,让学生感知“0” 的存在性。

因为某种可分割的量的需要,引入了正分数。小学引入正分数是三年级上册内容,而事实上在二年级学生学了平均分和表内除法时概念时,学生已经提出了质疑,如,我在讲平均分时,学生举例中就有:把4个品过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人可分几个?有些同学就说分错了,有些同学说没法分,有些小朋友说应该是把题目改为:把8各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个小朋友分几个?而有极少数的同学却说:应该是4÷8,表示每人平均分给半个苹果。虽然这些意见大相径庭,但都反映了每个同学数感认识的真实情况。这种矛盾的存在也正是引进正分数的契机。我把题目稍微变化: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各小朋友,没人分到几个?全班都答出同样的答案:半个。用除法怎么表示?学生都会说出1÷2说明学生感知到了正分数的存在性。发现被除数也可以比除数大。这为下一年学习正分数打好了伏笔。

四、认真研修,不断创新。

网络研修,给了我们便捷的教研交流平坦,我们要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认真遵守研修规则,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研修作业外,更重要的是向一线教师的学习,想专家取经,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从自身做起,具备较高的数学素养,在平时的教学中时时抓住机会,设计较为科学的教学方案引领学生。

有人说数学就是规定了游戏规则的一种游戏,如何领孩子们玩转这个游戏,教师首先要熟知游戏规则,怎样玩的更精彩?将是我以后不懈的追求!

上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