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中小学中建构课题研究教学模式,越来越多的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她以独特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中增长了专业知识,提高了综合能力。校外科技教育内涵丰富、范围宽广,且没有统一的大纲,也没有统一的教材,以学生的兴趣出发,在玩中学、在做中学。在校外的科技活动中,建构课题研究的教学模式,有着校内教育不可企及的优势:通过激发科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行为品质,使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和与人沟通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随着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升学压力地逐渐加重,科技活动的真正目的正逐渐被人们淡忘。同时,由于各种利益的驱使,课题研究的功利性和投机性开始凸显。

一、现状与问题

1.校外机构领导、教师对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认识不足。课题研究是研究性学习中常见的模式,和其他教学模式相比,课题研究有着巨大的优势。它对于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和勇于实践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敢想、敢动、创新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毅力和信念;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有重大的意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经费自筹等原因,很多校外机构过分强调吸引生源,而往往夸大课题研究参加比赛获奖、提高升学砝码等方面的作用,从而使得课题研究成为了家长、学生追求的升学工具,淡化了对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2.与课题研究论文比赛相关的论文内容偏、难、专。目前,针对北京青少年课题研究论文的比赛主要有“北京市中小学生金鹏科技论坛”(简称金鹏论坛)和“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简称创新大赛)。金鹏论坛面向广大青少年学生,强调学生独立完成,注重活动过程的体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优秀活动成果的评审中,注重学生参与科技实践活动的过程。比赛以“论坛”的形式进行。创新大赛由北京市科协、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北京青少年科学基金会共同主办,已举办过29届。举办创新大赛的宗旨一是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迎接现实世界和未来世界的挑战;二是贯彻实施国务院颁布的《全国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和谐社会。这两项目的就是对课题研究教学意义最好的表达。学生自主参与、亲身体验,从中学到了一个知识点、一种能力,哪怕是没有成果,也能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感受和理解科学研究的艰辛。但是,有些学生、家长,甚至教师,一味追求成绩,小学组的论文内容研究的是高中学习的,初、高中组的论文内容是大学学习的。一些地区和学校利用当地资源,与大学、科研院所联系,导致研究对象、研究内容非常专业化。如果学生掌握了这些超前的学习内容,也无可厚非,但在实际操作中,对论文不知所云者却大有人在。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