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4--45页。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包括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它是学生在学习了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按比例分配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这部分知识对学生今后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

1、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举一反三的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理解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2、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逐步养成迁移类推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灵活运用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合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串联情境 唤醒已知

教师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从明明和爸爸的体重以及体内物质的分配中学习了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谁能举例说明什么叫做按比例分配?同学们还提出了很多的问题装入了问题口袋,这节课我们从问题口袋里找出问题,开动脑筋,继续一起来解决。

二、实践应用 巩固拓展

1.课件出示:问题口袋(口答)

(1)六(1)班男、女生人数比是6 :5,男生占全部人数的( )/( ) , 女生占全部人数的( )/( ) 。

(2)学校把 150棵树的植树任务按1:2分给五六年级,五年级分得( ) 棵,六年级分得( )棵。

(3)选择

①一种青铜是由锡和铜按照3:7铸成的。生产这种青铜100吨,需要( )

A 锡30吨、铜70吨 B 锡70吨、铜30吨

②一种药水,药粉和水的比是5:100,水占药水的( )

A 1/20      B 1/21

【计意图:口答题的设计侧重让学生加强对本课教学难点即把"几比几"转化 为"求总量的几分之几"的理解,有利于理顺思路,突破难点。】

2.基本练习

(1)学校合唱队有48人,其中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1∶3。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2)阳光小学学校经过研究,决定从300元中把100元作为数学竞赛奖励基金, 剩下200元 按3:2的比例分配给获一、二 等奖的两名学生,两人各得多少元 ?

(3)教材45页6.

学生任选其一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汇报,重点让学生讲清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习题2的设计加强了对按比例分配分配中"总量"意义的理解,让学生通过练习回顾学过的知识,进而达到巩固以及灵活运用的目的。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为学生构建良好、完整的知识体系,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提供了条件。】

3.对比练习

(1)教材44页5.

这道题是把什么来分的?

与前面的题目有什么不同?

1:2:3表示什么意思?

然后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指名学生讲解解题思路。

(2)教材44页4;45页9.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延伸练习

(1)教材45页7、

这道题使要把什么来分配?没有设定比,应该按什么来分配呢?为什么?

然后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2)教材45页8、10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习题3、4的设计加强了对按比例分配分配意义的延伸,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确,按一定的比分配,比可能是2项,也可能的多项的,计算的方法是相同的,让后通过7、8、10题进一步拓展,让学生学会根据题意自己寻找合适的比进行分配,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进而达到巩固以及灵活运用的目的。】

5.拓展思路。

炎热的夏天到了。爸爸买了苹果饮料的原汁2000毫升,根据 平时自己喜欢的口味,利用量杯配制500毫升饮料。说说自己配制方案。

【设计意图: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练习题。主要是给学生提供自主探 索的机会,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与创新意识。】

三、小结

通过本次课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在今后计算按比例分配的题目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课后反思:

数学练习课是以学生独立练习为主要内容的课型,它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练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发展智能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实践活动。练习设计的层次性,都渗透了本节课的知识点, 特别是为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数学、用数学,教师充分挖掘"按比例分配"在生活中的原型,在众多的生活实例中选取"调配饮料"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恰到好处地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糅合在一起。课后的延伸,实践的体验,由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发问题,学生的学习必然是积极主动的,有效地巩固了学习的成果,同时还在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