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我担任的是一年级的体育课教学任务,实践证明:上好一年级的体育课,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一般人来说,一年级的体育课容易上,人小听话。任务是只要排好队,分好组,看好纪律,做好游戏,或者让小学生进入“兴趣”就算上好了课。这话不科学,实际不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长期下去必然导致学生纪律松松跨跨,课堂自由,教师的组织教学就有一定的难度。

作为一个低段体育教师可能都会知道,在廊里碰到学生,他会问:体育老师今天有体育课吗?当你走进一年级的教室时,学生们为体育课高兴得喊了起来,双手举了起来,似乎异口同声的说:“体育教师来了!老师今天我们上什么?”你说:“今天我们学习跑步。”有许多人都会高兴得跳了起来。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不声不响,在这些人的眼里看来,跑步的兴趣他们没有。也许他们喜欢自作主张,自得其乐。就此情况,我的看法有以下几点:

一、师生关系是关键

先就教材的趣味性来说,不管你如何改,都不可能使每项教材都符合每个学生的兴趣。因为,学生的兴趣各不相同。如果那天我说:“今天我们学习跳远或者滚翻。” 也许叫得响的学生会降低音调。不声不响的学生会提高音调。所以说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冷漠、紧张、对立,学生是不欢迎你的体育课。只有建立一种民主和谐与亲密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喜欢你的体育课。要上好一年级的体育课。作为教师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业余水平,在学生中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让学生从内心感到自己的老师是值得尊敬、值得信赖、值得亲近的人;另一方面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和理解学生和学生交朋友。心安理得的解释给学生听。

二、挖材掘才是基础

按一般常规来说,每一课体育教材都有一定的娱乐性所在。尤其是一年级的体育教师,首先挖掘教材的娱乐性。也就是教材的魅力所在。所谓教材的魅力所在: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如:篮球的运拍球、跳远的远度、投准的命中力等等。例:我对“滚直线球”教材的设想是以“声东击西”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滚直线球。场地设置在8——10米处放几个饮料瓶(里面稍微放些沙子,容易摆放)。让学生瞄准饮料瓶,再用积分的方法提高活动兴趣。由于学生思想上考虑得分。设置而实际行动上却做到了教材提出的要求“滚直线”这一堂实践课使我体会到:抓住了教材的魅力,备课就可以围绕教材的魅力和因人来做文章。用教材的魅力来吸引和带动其它练习。

三、提高兴趣是教法

作为一年级的学生走、跑、跳是基本功。为此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应当深入钻研组织教法,研究此项教材如何教学才能上好体育课。因为,教材本身的魅力有大有小,教材的魅力越小,就越要在组织教法上多下功夫。平时我们往往碰到要开一堂公开课,先翻阅一下教材,讨论一下什么教材容易上?什么兴趣容易吸引学生?这就是原因的所在。例如:耐久跑教材对大多数学生缺乏吸引力,教师就更应当下大工夫去探究。学生对耐久跑存在哪些心理障碍?如何消除?如何改革组织教法?广大学生才有兴趣?如:赋予一定情节或象征意义跑、分层次教学、同一层次越前跑、不同层次的让距离跑。我组织的耐久跑在规定400——600米任务中,还可以采用:看信号、听声音、计时、变向、冲刺、比快……只要充分组织好教学,学生的兴趣会越来越大。也许学生也会想出其他方法老进行练习。

四、“会”、“汗”、“笑” 三字是标准

一堂体育课的成功与失败。常规的看法是看三个字:“会”、“汗”、“笑”。归根结蒂看学生是否,在课堂上获得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情感体验。为此,必须在帮助学生选择适宜的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加强区别对待,也就是上面谈到的因人施教。千方百计大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重要的一点是要分解好学习的目标,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地去接近目标。并及时加强鼓励性的教学评价,千万不要一看到学生的动作不倒位,马上教师模仿、逗笑乃致讽刺体育差生来讲,主要不是要求他们达到什么标准或是赶上与超过什么人。又如400--600米走跑交替的中,教师也考虑因人施教,其目的是鼓励不同人,帮助他实现自我超越。只要学生有一点一滴的进步,只要他们有生长点,就立即给以表扬和鼓励。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真正获得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