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这一理论在人教版数学(1~6年级)教材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何根据教材的特点,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呢?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我就从课堂教学入手,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孩子的数学学习与生活密切接触。 孩子的数学学习与生活触觉可以这样理解:

一、是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生活。

在教完有余数的除法后有这样一类题:应该租几条船。例:同学们去划船,每条船限坐5人,28个同学至少要租几条船?学生很快列出算式:28除以5等于5余3。答应该要租5条船。老师提示:余下3人怎么办?学生恍然大悟,应该要租6条船。(5+1=6)

随后又出一道:做一件衣服用布2米,15米布最多可以做这样的衣服多少件?

这次学生聪明了:15除以2等于7余1。7+1=8答15米布可以做8件。

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缺乏生活触觉,只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在简单的模仿例题,没有真正去思考生活的现实。

从这两道习题的完成情况我们可以看到,课堂上我们不仅要告诉学生学科数学知识,同时也要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去接触生活数学。要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会把数学知识完美地应用到生活。

二、是从日常生活现象中去提炼数学知识。

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在风和日丽的春天,鸟儿在飞来飞去,突然天阴了下来,鸟儿也飞走了,这一变化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时老师立刻抛出问题:“天阴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就会很自觉地联系他们已有的经验,回答这个问题。学生说:“可能会下雨”,“可能会打雷、电闪”,“可能会刮风”,“可能会一直阴着天,不再有变化”,“可能一会儿天又晴了”,“还可能会下雪”……老师接着边说边演示:“同学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小如下雪……”“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呢?”通过这一创设情境的导入,使学生对“可能性”这一含义有了初步的感觉。学习“可能性”,关键是要了解事物发生是不确定性,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让学生联系自然界中的天气变化现象,为“可能性”的概念教学奠定了基础。

因而,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尝试:生活经验 (解决)→ 数学问题 (获得)→ 数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应用)这样的教学模式。 这样可以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孩子的学习变得有趣、生动、易懂,并会把数学运用于实践,使数学变得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