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数据世界

1.通过熟悉的事物从多个角度感受大数,能够了解较大数据所提供的信息,发展数感。

2.体会“将整体化为大致相等的部分,通过部分的数量估算整体的数量”的估算策略,能进行简单的估算。

3.了解收集数据的常用方法,并尝试收集一些数据。

4.综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内容建议教学课时数:

数字的用处

1.经历设计编码的过程,体会数字在表达、交流和传递信息中的作用。

2.能在具体情境中,了解一个“编号”中某些数字所代表的意义。

正负数(一)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

2.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知道正负可以互相抵消。

正负数(二)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进一步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体会“0”是相对的。

2.会画折线统计图描述事物的变化情况。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数据世界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大数的意义、估算、收集数据等内容。本节内容的目的不仅仅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回顾和加深理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了解较大数据所提供的信息,能对生活中遇到的数据自觉地、合理地加以解释,这一意识和能力对于现代社会的公民是重要的。教师可以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更为适合学生的情境,鼓励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大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专题选择了“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的情境。教材围绕这一情境提出了数据“500 万人”,500万人有多少,500万人缺乏基本的生活所需意味着什么,教材为此提出了两个问题。(1)假如平均每人每天需要0.5千克的大米,那么,500万人每天大约需要250万千克大米。250万千克的大米到底是多少呢?这一问题关注的是 500万人每天所需的粮食,如何理解250万千克大米这个数据呢?教材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对大数的感受的过程,使学生在以前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我们往往将大数与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从多个方面去描述这个数据。教材安排了一个小组活动。当然,借助于学生熟知的事物来感受大数的方法还有许多,如下面的做法:250 万千克,也就是2500吨。如果一个学校有师生1000人,那么这些食物够这个学校的师生用5000天,约13年半;一袋大米重25千克,2500吨需要装10万袋,一辆卡车一次如果运100袋,那么,运送这些大米需要1辆卡车运送1000次…… 在这个问题的教学中,重要的是使学生体会估计大数的方法。因此在提出250万千克这个数据后,教师可以提出“这个数据到底是多少”“如果你要向别人说明这个数据,你准备怎么办”等问题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引发他们的思考。在学生提出多个估计大数的角度后,教师可以有选择地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进行估计,并将教材中提供的活动有机地结合在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计算不是这一内容的主要目的,教学中应避免将这部分内容处理成单纯计算的活动。学生在计算时可以使用计算器。

数字的用处

数是数学学习的基本内容,它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数可以用来表示一类集合的数量,可以用来表示一群事物的顺序,可以用来表示测量的结果……特别地,在数字化的现代社会,数更是人们表达、交流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大至国际间军事情报、经济信息、科技动态的密码传递,中至电话号码、邮政编码、车辆牌号、身份证号的表示,小到学号、房间号,可以说数字无处不在。因此,教材安排了“数字的用处”,从另一角度让学生了解数字在编码中的应用,鼓励学生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进一步认识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学生已有借助不同的数字对人或事物进行区别的经验,如,运动会上对运动员编码、学校生活中的班级号、每个人的学号、日常生活中的电话号码等。教材首先设计了一个为六年级每位同学编一个号码的活动,目的是说明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区分事物。教学时,可以由淘气和笑笑的讨论入手,结合试一试中的第1题,引导学生讨论,要想能从号码中区分出是哪个班、在班内的学号是几、是男生还是女生,应当怎样编。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编制号码的规则与希望传达的信息有关。这里关注的是使学生体会到数字对于表达和交流信息的作用,学生的编码只要合理都应给予肯定。教学时,教师要组织学生充分交流每个人的编码规则,说说每个数字所代表的意义。

正负数(一)

本专题是在四年级初步认识正负数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正数与负数表示的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正负可以互相抵消。教材创设了比赛计分看胜负的情境,而比赛胜负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教材正是借助这一情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认识负数的作用。在胜负的比较中,学生可以利用生活经验得出1和-1抵消,由此得出结果。

正负数(二)

在四年级初步学习了正负数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本内容借助利用不同的基点刻画水位的情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正负数的意义,体会“0”的相对性。教材中给出的是某市水文站发布的汛情资料,学生可能对其中的术语不熟悉,如,警戒水位、历史最高水位,需要教师通过相应的媒体、图片资料或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等,帮助学生理解。为了防止水患,一般在河流的堤坝上都有一个警戒水位,如果水的高度超过了警戒水位,就应提防小心,采取措施。历史最高水位,是指历史上达到的最高的水位,它往往比警戒水位要高。(1)鼓励学生以0米为0点,画出折线统计图直观地表示水位的变化情况。(2)以警戒水位为0点,用正负数表示每天水位比警戒水位高出的情况。教学时,教师应鼓励学生首先看懂“-0.20”“+0.60”的意思,然后尝试填出其他值。通过填一填和说一说,学生将体会到“0”的相对性,有时可以人为规定0点。(3)鼓励学生以警戒水位为0点,画出折线统计图直观地表示水位的变化情况。在制图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负数的点怎么描的问题,教师可以在鼓励学生尝试的基础上加以指导,说明描的方法与正数的点是一致的。对于有负数的点的作图,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尝试,但不作为基本要求。作完图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上面的两幅统计图进行比较,学生会发现它们的形状是完全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