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节美术课,学生正在津津有味地画画。突然,第二组的王静紧皱眉头,用手指着前桌的李想生气地说:“杨老师,她趁我中午不在,偷偷从我抽屉里拿走一张彩色纸撕。”说着,她扬了扬手中的那个本子。

李想显得有些不好意思,立刻反驳说:“我没拿!” “你拿了,我的同桌看见了。”王静见李想不承认,更加生气。

王静的同桌马上搭话了:“杨老师,中午我在教室里吃饭,看见她拿了,她骗人!”

李想涨红着脸,沉默了。

“中队委”刘娜接着说:“爸爸妈妈说,没有得到允许,不能拿别人的东西,这样才不会被人瞧不起!”

李想听了,犹豫了片刻,便低头用手在抽屉里翻动了几下,好像自言自语又像对大家说:“没有!你看,就是没有!”然后抬头望了望我,马上又低垂着头说:“老师,我这里没有……”

看得出,刚才这几个学生自发性的“道德判断”,让李想感到难堪和失落。我知道,假如她真的拿了,此时也不会主动交出来,而是想尽办法遮掩。因为,对有些犯错的小孩子来说,你越对他进行否定的道德评价,他就越不承认和改正错误,特别是当这个道德评价深得人心,众口一词时,更会无形中强化孩子对抗到底的心理。而且,否定的道德评价越强烈,孩子就越会认为一旦自己承认错了,那“问题”就会越发严重。于是,孩子就想方设法地否认、辩解和隐瞒,以避免陷入被孤立、被歧视、被另眼看待的境地。

想到这里,我对大家说:“王静的纸撕真的很漂亮,老师也很喜欢!李想如果拿去,可能是一时忘记放哪儿了,等一下要是找到了,就会还给她。老师相信,李想只是喜欢这样的纸,要是老师看到的话,可能也会不等王静回来,就急着撕一张作为留念了。真的,老师也很喜欢!”

李想听了我的话,又低头在抽屉里翻书包,停了停,突然快速地从里面抽出了一张粉红色的纸,高兴地说:“杨老师,你看,我找到了!”一边说一边把纸举了起来,眯着小眼睛望着我。

我微笑着向李想竖了竖大拇指,把纸拿给了王静并试探性地问:“李想这么喜欢你的彩色纸,送一张给她,好吗?”王静想了想,又把纸递给了李想:“送给你!”李想愣了愣,开心地接了过来说:“谢谢你!”王静也笑了,随手从本子里撕了一张递给我:“杨老师,这张给你!”

孩子做了某些“错事”本是无心的,单纯的,但在日常生活和教育中,家长和老师时不时地会把这种“无心”和“单纯”赋予道德的含义,进行“成人化”的道德评价与所谓的思想评定,从而使孩子诚惶诚恐,产生罪恶感,难免出现自我攻击或攻击他人或自暴自弃的现象。这不能不让我们为师者警醒。

类似李想的这种言行在学生中间时有发生,我们应当考虑到,小孩子即便有“说谎”、“偷窃”的行为,也是和我们成人的观念不尽相同的,孩子们在愉悦中和好如初正说明了这点。退一步说,就算孩子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上述“罪行”,我们要做的,也不是审判,而是用爱心和宽容去关照,用潜移默化的言行去引导。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苍南县灵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