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天桥区东营小学 李倩)

一、教学内容:

《鸡兔同笼》: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112-115页)。

二、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尝试用列表、画图、假设、等策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向学生渗透化繁为简、假设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经历数学思想具体化的过程,构建数学模型。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体会“鸡兔同笼”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运用假设法构建“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模型,并应用模型解决问题。

四、教学难点

1、让学生理解、运用假设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表格

(设计意图:这节课所采用的“列表法”“画图法”实际上是假设法的一种。因为假设这种思想方法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思维难度,不能被所有学生所理解和掌握,因此在这里借助画图把假设的法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在用模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假设法的内涵。)

教学设计

鸡兔同笼

一、活动引入课题

活动一:

师:(简笔画画出鸡、兔)你从中读到哪些数量关系?

生:一只鸡有一个头,一只兔子有一个头……

师用1、2、4记录学生发言。

师:如果我们把鸡和兔子放在一个笼子里,数量关系会发生什么变化?这就是今天我们研究的课题。

板书:鸡兔同笼

活动二:猜测入思

要求:在同一个笼子里,师说头的个数,生猜鸡兔的只数和脚数,并说出根据。

第一层次:根据头数猜鸡兔只数。(看来只提供一个信息并不能知道鸡兔的准确只数)

第二层次:添加脚的只数再次猜鸡兔的只数。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出示情景,获取信息

出示例一:

(二)猜想验证,教学列表法

老师这有一张表格,请大家来填一填,看看谁能又快又准的找出答案(圈起来),并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头/只

鸡/只

兔/只

腿/条

8

1

7

30

8

2

6

28

8

3

5

26

8

4

4

24

8

5

3

22

8

6

2

20

8

7

1

18

学生汇报交流,得出答案。

师:介绍列表法。列表法有什么优点?

生:很好理解,一目了然。

师:如果题目变成30个头或者50个头呢?我们在用列表法合适吗?

(如果数很大,用列表法很麻烦,效率低。)

【设计意图:猜测、列表尝试法,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的策略和方法。但当问题中的数据比较大的时候,列表的方法就会很繁琐、复杂,这时列表法就有一定的局限性,揭示进一步学习假设法和代数法的必要性。】

师:那我们就来尝试研究新的更简洁方法。同学们再来观察下自己刚才列的表格,看看这些数量之间是否存在着一些数学的规律,请将你的想法跟同组的同学相互交流下。开始。

(通过列表法来启发学生,这样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尝试假设法(难点),并利用画图法更形象的解释假设法。

1、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巡视学生,对于有困难的小组给予指导。

2、学生汇报方法

学生预设:①鸡的数量每减少1只,兔的数量就增加1只,腿的数量也跟着增加2条。

②兔的数量每减少1只,鸡的数量就增加1只,腿的数量反而减少2条。

③或者直接能说出全是鸡的时候是16条腿,题目要求26条腿,所以26-16=10(条),每只鸡比兔少2条腿(4-2=2),需要增加兔子补回来。所以10÷2=5(只)——兔,8-5=3(只)——鸡。(略)

3、肯定学生的想法,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假设法。

(1)假设全是鸡

①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我们一起继续来看这张表格,通过分析表格来将同学们的想法表述的更加清晰。

②、师:我们先看表格中左起的第一列,8和0是什么意思?(就是有8只鸡和0只兔,也就是假设笼子里全是鸡,)那笼子里是不是全是鸡呢?(不是)那就是把什么当什么来算了,那把一只4条腿的兔当成一只2条腿的鸡来算会有什么结果呢?(就会少算两条腿)

③、师:假设全是鸡一共是16条腿。实际有26条腿,这样笼子里就少了10条腿,为什么会少了10条腿?(主要让学生说出每孩子鸡比兔少2条腿。)你们能列出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算式,教师巡视加以指导)

学生预设:把兔当了鸡在算。一只兔当成一只鸡算少两条腿,那把5只兔当成了鸡算就会少算10条腿,即10里面有5个2。用5只兔当成了鸡算,这个5就表示应该有5只兔,从而得到鸡有3只。

学生反馈:

④、学生和教师一起边说算式,教师边板书,结合课件以画图法进行演示(画图法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假设法的优越性)。

8×2=16(条)(如果把兔全当成鸡一共就有8×2=16条腿)

26-16=10(条)(把兔看成鸡来算,4条腿兔有当成两条腿的鸡算,每只兔就少了两条腿,10条腿是少算了兔的腿)

4-2=2(假设全是鸡,是把4条腿的兔有当成两条腿的鸡。所以4-2表示是一只兔当成一只鸡就要少算2条腿。)

10÷2=5(只)兔(那把多少只兔当成鸡算就会少10条腿呢?就看10里面有几个2就是把几只兔当成了鸡来算,所以10÷2=5就是兔的只数。)

8-5=3(只)鸡(用鸡兔的总只数减去兔的只数就是鸡的只数,8-5=3只鸡)

【把画图法用课件形象的呈现出来,给学生一个初步的模型】

(2)假设全是兔

1、方案①、师:我们再回到表格中,看看右起第一列中的0和8是什么意思?(笼子里全是兔)那是不是全都是兔呢?(不是)也就是假设笼子里全是兔。这个时候把什么当什么算?那就是把里面的鸡也当成兔来计算了,那把一只2条腿的鸡当成一只4条腿的兔来算会有什么结果呢?(就会多算两条腿)(课件出示:把一只鸡当成一只兔算,就多了两条腿)请同学们可以像老师那样试一试,两个同学可以商量着来画一画,算一算。

【学生自己尝试画图,体会模型的应用】

方案②、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假设全是鸡,那么假设全是兔,哪位同学能根据表格来解释下?(教师需要灵活给予引导)

2、师:哪位同学愿意把自己算式展示在黑板上?

学生板演:

8×4=32(条)(如果把鸡全看成兔一共就有8×4=32条腿)

32-26=6(条)(把鸡当成兔来算,两条腿的鸡当成4条腿兔算,每只鸡就多了两条腿,6条腿是多算了鸡的腿)

4-2=2(假设全是兔,是把两条腿的鸡当成有4条腿的兔。所以4-2表示是一只鸡当成一只兔多算了2条腿。)

6÷2=3(只)鸡(那要把多少只鸡当成兔来算就会多算6条腿呢?就看6里面有几个2就是把几只鸡当成了兔算,所以6÷2=3就是现在鸡的只数。)

8-3=5(只)兔

3、肯定学生的答案,用课件结合画图法再演示一次,最需要强调的是4-2=2的2是怎么来。

【让学生多说,多练突破重点,难点,体验假设法是先假设——计算——推理——解答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4、小结:其实我们刚才的方法就是假设法,善于雄辩,且拥有高智商的律师们经常用这样的方法,看来同学们都非常聪明。(板书假设法)

师:这就是假设法。你能总结一下假设法的方法吗?

生:感觉会,但说不出来。

师:引导学生总结。假设法解题的一般步骤:

(1)先假设有一种与事实不符合的情况。

(2)通过计算,找出事实与假设存在的差异

(3)分析推理,找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4)根据差异和造成差异的原因列式,先求出一个未知量,再求出另一个未知量。

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师:现在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上课时提出来的“鸡兔同笼“问题。

生:独立思考。

生:

(1)如果笼子里都是鸡,那么就有35×2=70只脚,这样就多出94-70=24只脚。

(2)一只兔比一只鸡多2只鸡,也就是有24÷2=12只兔。

(3)所以笼子里有23只鸡,12只兔。

生:

(1)如果笼子里都是兔,那么就有35×4=140只脚,这样就少了140-94=46只脚。

(2)一只鸡比一只兔少2只脚,也就是有46÷2=23只鸡。

(3)所以笼子里有23只鸡,12只兔。

师: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请举手。

生:用列举法没有找出答案。

生:(预习过的学生可能会做出)

(1)假如让鸡抬起一只脚,兔子抬起两只脚,还有94÷2=47只脚

(2)这时每只鸡一只脚,每只兔子两只脚。笼子了只要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

(3)这时脚的总数与头的总数之差47-35=12,就是兔子的只数。

(4)所以笼子里有23只鸡,12只兔。

生活中你见过有人把鸡和兔子放在一个笼子里养殖的吗?就是放在一个笼子里也没谁会去做数头数脚这么无聊的事儿吧!我们老祖宗干嘛煞费苦心的研究来研究去的,一千五百多年都过去了,鸡兔同笼这道题还作为宝物似的流传至今?

“鸡兔同笼有什么独特的魅力?”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继续进行“龟鹤同游”

三、巩固练习,拓展引申

1、师:同学们,“鸡兔同笼”问题漂洋过海,传到日本等国,对中国古文化的传播起到很大的作用。鸡兔同笼问题传到日本时就变成了“龟鹤问题”,你认为“龟鹤问题”与“鸡兔同笼”有什么相似之处?课件出示(龟相当于兔,鹤相当于鸡)展示学生作业,并抽生说说思路。

“鸡兔同笼有什么独特的魅力?”

2、师:看来鸡兔问题这类问题我们不只局限算鸡和兔的只数问题上,只要能用“鸡兔同笼”问题来解答的问题都可以统一叫做“鸡兔同笼”问题。它就像一个模型“鸡兔同笼”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鸡兔同笼”方法,来帮我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课件出示“做一做”第二题。问这道题与“鸡兔同笼”问题有相似的地方吗?有哪些地方相似?(大船相当于“兔”,小船相当于“鸡”)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3、师:同学们,你们真的很行,一次性就解决了好几道经典的问题,

大家发现了没有,这类题目有个结构特征:告知两个未知量的和,两个未知量之间一定的量值关系,求未知量。

“鸡兔同笼有什么独特的魅力?”

从一个具体的数学问题出发,研究解法,并上升到一种模型,最后进行广泛运用,数学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同样,如果我们在学习各种数学问题时,能有“模型”意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那么你必将走向数学学习的自由王国。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独立解决,旨在加深学生对鸡兔同笼问题的理解。此外,不同层次的问题体现了不同学生的发展。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四、全课小结

师:同学们,回顾下刚才的所学,我们今天解决了一个什么问题?你学到了什么?

解决鸡兔同笼问题还有很多种方法,如:方程法,抬脚法……

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牛顿

希望大家都能做个爱思考,善于发现的好学生。只要大家用心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的好玩!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共同研究讨论。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通过学生研究、探索、经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体会假设的数学思想的应用于解决数学问题的关系,实现了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目的】

五、板书设计

“鸡兔同笼”

列表法:

假设法——解决问题的策略

1、假设全是鸡 2、假设全部是兔

2×8=16(条) 4×6=24(条)

26-16=10(条) 24-20=4(条)

兔:10÷2=5(只) 鸡:4÷2=2(只)

鸡:8-5=3(只) 兔:6-2=4(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