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流动的空气里,充溢着浓郁的花香;星星像萤火虫一样,在天空的深处闪着微光;人声传得很远很远……

一位少年坐在篝火旁,怀抱手风琴,灵活的手指刚刚触到键盘,便飞快地由上面滑到下面。低音键长长的吐了一口气,接着便奏出大胆的跳跃式的旋律……

这位手风琴手就是曾经家喻户晓的苏联英雄保尔.柯察金。

也就是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上,我知道了手风琴这种乐器。

小学毕业前,我一直在本村的小学念书,是复式班,共有28名学生。我们村子很小,共有200多人。我上小学时,正是上世纪70年代初。

学校只有一位教师,一直教了我们五年。他姓王,多才多艺。他也喜欢书,我们给生产队割草、拾粪的收入都买了书,包括十几部小说和百余本连环画册。受老师的影响,我喜欢上了音乐、美术,也是从那时起,我喜欢上了读书,读完了我们所有的藏书,包括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手风琴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要是能看一看,摸一摸,那该有多好啊。

那时,农村的孩子真是可怜。我们一直上到初中,音乐课一直是原声态般的清唱,从未见过乐器。也就是在近乎原始的条件下,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

1981年,我考上了一所师范学校。教我们音乐的是王秀莲老师,60年代山东艺术学校的毕业生。她擅长声乐和钢琴。那时学校有琴房,20多架风琴供学生练习,有一架钢琴是上了锁的。学校有三架手风琴,只有举办歌咏比赛时才能看到。两位音乐教师每人一架,那架五音不全而且没有变音器的手风琴由80级的一位老大哥保存着。偶尔听到他拉琴,只是单音,双手配合不上,直到他毕业,也没见过老兄拉过像样的曲子。

有一次歌咏比赛时,王老师背着手风琴辅导学生,那首《八十年代的新一辈》被她渲染得淋漓尽致。随着风箱的开合,整个教室里回荡着手风琴特有的,那种清脆、热烈、节奏分明的和声。

音乐课上,我十分认真,成绩也比较好,并且很快学会了风琴伴奏。目的是为了让王老师喜欢,好有机会到她家,摸摸她那架宝贝似的手风琴。

大概老师看出了我的心思,她同意我每周到她那儿拉一次琴。这也是我使用过的第一架手风琴,80贝司的、“鹦鹉”牌的。黑黑的琴身,显得庄重大方,黑白相间的琴键,立刻就让人幻想出美妙的音乐,一排乖巧的变音器,还能变换出各种迷人的音色,真叫人爱不释手!美中不足的是,它的左手皮带坏了,不能松紧,用一节五号电池塞着。

王老师先教我拉琴的站姿和坐姿,然后是风箱的使用,拉开,合上,再拉开,再合上,尽量保持上下扇形。可惜,王老师的手风琴也是“自学成才”,谈不上什么规范。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