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紫微小学 许晗峰

【课例一《万里长城》】

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边读边想,万里长城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自由读全文后,全班交流读后的感受)

师:课文的第2段具体写了万里长城的气魄雄伟,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从中体会万里长城的雄伟英姿。(读第2自然段)

(组织全班学生交流)

师:让我们欣赏欣赏万里长城的雄伟气魄吧!(课件呈现万里长城的多幅图片,激发学生的热爱之情)

师:成千上万的参观者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无不赞叹:“啊,确实了不起!”假如你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一位蓝眼睛白皮肤的外国记者,一位双腿瘫痪的残疾人,登上了长城,你又会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想像说话)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第3、4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两段话中,哪些地方深深地激发了你对长城的崇敬之情,划出有关句子,想想为什么。

(课件播放长城的视频,引导学生谈观后的内心感受)

师:同学们,面对这巍然屹立的万里长城,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反思】

这个教例的教学过程,其优点显而易见:非常注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等等。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在自主的开放的学习方式的引导下,知道万里长城的特点,领略了万里长城的风光,也认识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接受了一次形象的思想教育,情有所感,理有所悟了。然而,细细想来总让人觉得缺了点什么,我不否认现代化的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和想象补白在教学中的作用,相反这些正是我们老师充分利用语文教育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体现。但是,我们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是不是可以抛弃了我们现有的文本了呢?长城的图片是美的,但文本中的语言不也满载着长城的雄伟的气魄吗?我们不能因为追求“生本”而天马行空地放弃文本的利用。为什么不借助这些语言的品味运用积累,再辅以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言语能力得到提高,情感得到熏陶呢?

【课例二《燕子过海》】

前几日,听了我校汪英老师上《燕子过海》,我觉得有一个环节甚是精彩:

师:今天风和日丽,风平浪静,正是我们过海的好日子,小燕子们我们飞啊飞。(学生学燕子飞翔)

师:不好!起风了——风越来越大——啊,下雨了,我们赶紧飞呀!

(学生此时迅速而有力地闪动着“翅膀”)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