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我们往往重视了解决素材,表达技能,提高写作技巧的作前指导,相对忽视了作文的评改,而对学生的文章进行分析、指点和评价也是指导学生写作训练的重要环节。唐彪说“如文章草创已定,便从头至尾,一一检点。气有不顺处,须疏之使顺;机有不圆处,须炼之使圆;血脉有不贯处,须融之使贯;音有不叶处,须调之有叶。如此仔细推敲自然弊病稀少。”教师有针对性、启发性、赏识性的批改,学生自主地反复地修改作文都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师的批语通常能起到三个作用:

一是评价作用,学生通过批语能认识到自己文章的优点或不足,估计自己的写作水平,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二是指导作用,学生能根据教师的指点,对文章进行再加工,使之更完美;

三是教育作用,对文章中的观点、思想、认识,教师的批语具有正确的方向指引,提高学生明辨是非能力。因此,教师的评语应注意以下原则:

一、 针对性原则一篇好文章应具有统一性、连贯性、语言质量三方面要求。

所谓统一性,指文章必须围绕主题扩展,不能多中心,表现在句子、段落和篇章上,作文不跑题实际就是对统一性的要求。连贯性指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衔接要自然通畅,主要体现在逻辑发展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形成)和过渡词句的运用上。语言的质量涉及面颇广,小至遣词造句,大至语篇结构无不体现使用的质量。针对习作要求,教师对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的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否则指出存在问题,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按照要求写作的好习惯。针对文章的特点,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写作能力、性格兴趣的迥异,所写的文章必定风格不尽相同,教师的评语应体现出文章的风格特点,避免千篇一律,大同小异。

二、 启发性原则学生文章中的不足之处或缺憾,教师既要点明,又要加以指导。

对于一些写得真实通顺,但内容不够具体或者不能善于有条理地全面细致地观察事物,不会捕捉事物特点的文章,教师应要求学生按指点的批语进行修改和补充。大段的可在文章中作记号,编号加在文章后面;文字少的则可在文章间隔处进行;还应指导学生把修改前后的文章比较,体会优劣,从而领悟批语含义。值得一提的是不必要的无用的内容,应删则删,不可吝惜。在启发学生进行修改文章时,应注意语气,可采用儿童化的商榷的口吻,用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对于作文中字、词、句的修改,可将文章出现的错误问题设计成问题,达到学生修改的目的。如:形近字组词,换上更准确的近义词,用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等。这种眉批,有利于写作训练与阅读训练相结合。

三、 赏识性原则评价学生作文时,教师不仅要在总体上对文章的优点给予充分肯定,对文章的某一方面,某一段落,乃至某一闪光点,也应给予表扬和鼓励。

教师在批改时要注意学生前后作文的联系,对于按批语要求完成的,有进步的,就要大力表扬,让学生养成认真看批语,按批语要求改正作文毛病的习惯;还应注意学生作文时与平时阅读的联系,能用上阅读教学中学到的新的表达方法、写作知识,甚至新词新句,教师都要表示赞赏,引导学生把语文课中学到的知识自觉地运用到写作中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综上所述,准确、合理的运用评语,使用优美恰当的语言评价学生的作文,将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直接推动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思想认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