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幸聆听了袁老师执教的一节课《读书再读书》,整节课“语意”盎然,令人如沐春风。这篇课文是一篇说理性散文。

作者以“商人捡石头”的故事引入来比喻读书,从而使读者体会到书是最贵重的珍宝。作者还通过自己的读书经历,阐明了读书的益处,激发了读者的读书热情。

在教学中,袁老师充分挖掘文本的语言因素,以朗朗书声代替繁琐细碎的分析,以切实有效的语言训练代替空洞的写法讲解。虽说这是一篇说理性散文,但是通过袁老师的文本细读,大胆剪裁与设计,课堂充满了浓浓语文味,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徜徉在语言文字的魅力中。

一、 巧妙变序,直奔重点。

袁老师在教学伊始,并没有随文本的叙述顺序按部就地的由“商人捡宝石”的故事导入,而是一反常规,由“话说书籍”,直奔“读书的益处”而去。“为什么这么多的人喜爱读书?”围绕这一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导学生研读文本,感悟读书的好处,激发学生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并结合文本设计说话、动笔等语言实践活动。在学习了这本分内容之后,在学生已然体会读书益处多多之后,再返回去读第一小节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要讲这个故事?它与读书有什么关系?此时,学生已能轻而易举地洞察作者的动机,明白读书好比捡宝石,不想将来懊悔,就要多读书,多捡宝石。

与课文最后一小节首尾呼应,自然完满地结束。如此巧妙的变序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体悟本文的中心,更重要的是在短短的35分钟的课堂中凸显了重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 自主阅读,感悟语言。

阅读教学的主要教学策略是朗读,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读中了解课文内容,读中感知文章主题,读中升华人物情感,进而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书再读书》是一篇说理散文,文本语言生动、优美,是训练学生朗读的好教材。袁老师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在一遍又一遍的读中让学生感知感悟读书的种种好处,通过朗读将热爱读书的情愫在学生的心中潜滋暗长。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