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在生活情节“乘火车”中进一步理解加法、减法的意义,建立加法题、减法题的数学模型。

能力目标:在乘火车、动手摆、说情节、提问题、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做游戏,在20数板上模拟乘火车,直至抽象成文字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体会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 说情节,提问题。

2. 读文字,提问题,写式子。

教学难点:

逆向思维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将第64页1、2设计为下列游戏)

师:小朋友,你们乘过火车吗?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乘火车的游戏,我当火车头走在前面,8个小朋友跟在后面。

师生:唱起儿歌:小朋友,请站稳,我们的火车就要开,“呜——”

师:火车到站了。

师:又有小朋友上车,火车继续开。

师生:再唱起儿歌:小朋友,请站稳,我们的火车又要开,“呜——”

师:火车又到站了。

师:到站的小朋友请下车,又有小朋友上车了。

师:呜——我们的火车又要出发了„„(游戏结束)

师:其实在这乘火车的游戏情节中,有许多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并解决这些问题。(揭示课题:乘火车)

二、主动探究,学习新知。

1. 在具体情境中探究,说情节,提问题并解决。

媒体分步演示书上1、2情节,学生在20数板上再现这一情节,并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该情节,教师将学生说的情节用文字展示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第一个情节(展示在黑板上):火车上有8个小朋友,又上来了4个。

师:你想提一个什么问题?(生:火车上现在有几个小朋友?)

师:谁来列出算式?(生:8+4=12)

师:为什么用加计算?(生:求火车上有几个小朋友就是要我们把火车上原来有的8个小朋友和后来上来的小朋友合起来,所以用加法。)

第二个情节(展示在黑板上):火车上有12个小朋友,现在有3个下车了。

师:你想提一个什么问题?(生:火车上还剩下几个小朋友?)

师:算式怎么列?(生:12-3=9)

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生:求剩下的几个小朋友就是要把火车上的12个小朋友去掉下车的3个小朋友,所以用减法计算。)

第三个情节(展示在黑板上):火车上有9个小朋友,又上来了5个。

师:根据情节请你提一个问题?(生:火车上现在有几个小朋友?)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生:9+5=14)

师:这里的“9、5、14”各表示什么?(生:“9”表示火车上原来有的小朋友,“5”表示又上来的小朋友,“14”表示火车上现在有的小朋友。)

2. 在已有经验支撑下探究,读文字,提问题,写式子。

题3(先同桌交流,再请生汇报,相互评价和纠错。)

题4(学生独立练习,师巡视检查,再请生汇报,生互相评价和纠错。)

小结:“乘火车”中的数学问题可真多!小朋友们会说情节、提问题,也能读文字提问题,并能解决提出的问题,真了不起!

3. 由结论推断变化过程,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逆向思维题。

师:瞧!小熊猫给大家出了一个新题:(黑板出示)火车上有5个儿童,又有几个上了车,现在是11个。

(1)师:请四人小组讨论,如有困难的借助小圆片在20数板上摆一摆。

(2)请生汇报。

师:你是怎样想的?(生:我是想“原来有5个,再加上几个就等于11个,因为5加6

等于11,所以又有6个上了车。”)

师板书:5+(6)=11 (生:我是想“原来有5个,现在有11个,11个里去掉原来的5个就是上来的几个。”因为11-5=6,所以又有6个上了车。)

师板书:11-5=6。

三、拓宽延伸,发展新知。

师:刚才我们解决了乘火车中的许多数学问题,像这样的数学问题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你能说一些吗?

(小组内先交流,鼓励说一些补充型题,再进行“你问我答难不倒”的游戏。)

例:树上有5只鸟,又飞来了8只。问题:现在共有几只鸟?

请生解决问题。

又例:储蓄罐里有6元钱,再放几元,就是现在的14元?

请生解决问题。

„„

四、师生共同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