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材分析

《钱学森》这一课生动地记叙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课文的语言朴实晓畅,主要通过语言和行为的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抒发钱学森高尚的爱国情怀。通过细读,不难发现,文本有如下一些特点:

1、线索清楚,脉络分明。

课文是按照一明一暗两条线索组织材料的。明线是时间顺序,课文记叙了钱学森1935年留学美国到1955年回归祖国这段经历。暗线是贯穿全文的钱学森眷恋祖国的深情,文中钱学森饱含深情的两段话是全文的关键所在,值得好好品味一番。

2、选材精当,有详有略。

钱学森感人的事迹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但作者紧扣他对祖国执著的爱为中心进行选材。组织材料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人物形象显得比较饱满丰厚,增强了感染力和教育功能。

3、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名家之作,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身份的人爱国报国的赤子深情。编者的目的是要通过对钱学森的了解、认识,让学生们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钱学森的生平和爱国事迹。

2、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品评语言,体会作者抓住人物语言描写人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

理解课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体会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感受钱学森爱国报国的赤子之心。

教学准备:PPT课件

1、教学前在网上搜索《钱学森》一课的相关视频及课件资料,对其进行整理、筛选,制作成PPT课件用于课堂教学。

2、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钱学森》的相关教学资料,找到很多教案及教学实录作为参考,并且明确了教学的重难点,确定了基本的教学思路。然后,通过百度搜索到相关的视频及音乐素材,完成了PPT的制作。课前还引导学生上网查阅钱学森的相关资料,使学生对钱学森的生平事迹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二、 教学方法及教学思路

教无定法,重在得法。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在阅读教学中,只有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规律,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才能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课堂呈现出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气氛,实现教学互动,促进学生的发展。

根据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学习的方式,本节课我准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的词句和重点的段落加以品读和研读,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得,在得的基础上再读,再体验、再感受,使学生和文本、文章的主人公达到情感的共鸣,从而受到教育。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