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描述物体位置的“数学化”过程, 初步感知数学知识建构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观察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学生在确定位置中角度的判断、测量与描述。

教学过程:

一、教学流程

二、教学环节设计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年四月份在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了一件非常惨痛的事件知道是什么吗?(地震)让我们来看一看,(媒体呈相关资现料图片)看,地震一发生顷刻间,山崩地裂,房屋倒塌,生灵涂炭,于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全军和武警子弟兵们立刻成立了搜救队。

2、揭示矛盾冲突:初步探索确定位置的两个要素——方向和距离。

(1)描述A点的位置。

师:看,这是某飞行搜救队显示的雷达屏幕(如下图)。这个中心点的位置就表示搜救队的基地,我们要从基地来进行观测就把基地定位观测点,(板书观测点)。相邻两圈之间的实际距离是10千米。(分别指10千米、20千米、30千米的一段)这一段长度表示的实际距离是多少?

师:看,信号显示A点处有人需要救护,你能准确的描述它的位置吗?(出示A点)。

让学生通过讨论探究描述A点的位置:A点位于基地正北方向40千米处。

师:正北指的是A点的——方向;40千米呢——距离。(板书:方向和距离。)光说A点在基地正北方向行不行呢?为什么呢?(处于正北的点有无数个;从基地到向北的每一个点都处于正北方向。课件显示。)光说A点距离基地40千米处行不行呢?为什么呢?(距离基地40千米的点也有无数个。)(课件显示,第四圈都是距离基地40千米。)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