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对儿童画的评价众说纷纭,主要有两大派别评价观点,西方流派认为,儿童画应是“稚拙”美的体现;中方流派认为,儿童画应是“完整”美的体现。前者虽然印合了儿童画的某些审美特征,但是“童趣”和“稚拙”被人为地夸大,被不断地“艺术化”,而后者则干脆将儿童画“成人化”。其实,这两种评价观点都是片面的,要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儿童画,应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儿童画与“稚拙”美、“完整”美

心理学家和儿童美术发展分为几个阶段,由于童年期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形成了儿童美术独自的特点。我们研究这些规律的目的最终是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儿童加以引导,把儿童的智力和美术创造力从低级向高级推进。然而,儿童的稚拙表现等现象是某一年龄的特点决定的,作为学校美术教育,没有必要去强化这种稚拙味,更不必津津乐道地以成年人的眼光加以渲染,因此体现在技法上的有意画不成熟、不准确和比例失调等,这是对“童趣”肤浅和狭隘的理解。“童趣”只有在儿童整个美术行为过程中自然流露,并由恰当的儿童美术语言形成传递方能真正展示。

对儿童绘画心理的研究证明,不同年龄儿童的稚拙表现也是不同的,往往较小的儿童在绘画上表现的比大孩子更大胆、更单纯,加上小手肌肉群发育的不成熟,体现在绘画上的“稚拙”和“粗犷”,这一美学效果有如大师绘画的“随意”、“简练”、“似与不似”。然而,大师的画是经深思熟虑后达到的高层次的“难得糊画”,而儿童的“糊画”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下意识行为。当儿童绘画进入因袭和写实阶段后,执教者若未能恰如其分地把握儿童的“稚趣”和“发展”的关系,仍热衷于创造所谓的“童趣”而忽视了“完整性”,其后果倒是因此而使孩子们失去真正的童趣——儿童因不会画而不敢画,因不敢画而不会画,儿童绘画的热情因此面临危机,多少名躁一时的画童随年龄的增长而销声匿迹的现象很能说明问题。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