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生活中的比,课本第48页至第50页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2)、掌握比的读写法,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掌握求比值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求出比值。

2、能力目标:结合具体实例,感受“比”产生的背景,理解“比”的意义。

3、情感目标: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关键:提供多种情境,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意义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比的意义

情境一:某产品合格情况

某产品合格情况统计表

总数 合格数 合格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

甲 20 17

乙 50 40

1、看了表中的这些数据,你觉得那个产品合格率高?(要比较合格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 )自己动手算一算。

2、反馈交流并板书

17÷20= 40÷50=

比较得出甲产品合格率高。

3、初步小结

看看这两个算式都是什么算式?(除法算式)是的,我们是用除法在比较到校人数占各班人数之间的关系。除法在我们生活当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设计意图:在学生熟悉的产品合格率引入,在比较合格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问题中自然地导出除法算式,唤醒除法的意义之一: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并引导学生回忆哪些情况下会用到除法,目的是唤醒除法的多种意义。】

情境二:比比谁的速度快?哪个摊位的苹果最便宜?

1、看来我们班数学学得非常不错,不知道下面的两个问题同学们能不能解决?请看下面信息:

(1)、马拉松选手跑40千米,大约需2时。骑车人骑车3时可以行45千米。

谁的速度快?

路程 时间 速度

马拉松选手

骑车人

(2)、A摊位苹果3千克15元;B摊位苹果9元2千克;C摊位苹果12元3千克;

哪个摊位上的苹果最便宜?

摊位 总价 数量 单价

A

B

C

2、学生分组完成:一二组学生完成表一,三四组学生完成表二。

3、反馈交流:说说怎样求速度和单价的?

板书:路程÷时间=速度;总价÷数量=单价

4、思考:我们要比较谁的速度快,也就是要比较什么?(也就是要比较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要比较哪个摊位上的苹果便宜,也就是要比较什么?(也就是要比较总价和数量的关系)

5、小结,再次感受比的意义

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用了什么方法?(除法)

【设计意图:在解决这两个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再一次导出除法算式,唤醒除法的意义之二:表示平均分】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