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导电性

元代时,人们继续观察到不同性质的物体遭雷击后的情况。如杨瑀曾提到:“钱塘韩介石,巨室也。延祐夏,忽风雨骤至,令庖僮往楼上闭窗。雨过,不见此僮,楼上寻之,则已毙矣。因取所带刀而敛之,绦鞘皆如故,刀刃则销铄过半。事为《笔谈》所载:内侍李舜举家暴雷所震,人以为堂屋已焚,窗纸皆黔,有一宝刀极钢坚,就刀室中镕为汁,而室俨然。二事皆相同,此理殊不可强解也。”元代人们仍只观察和记载了有关雷电的现象,但还不可能从电学知识方面加以理解。

指南针及其应用

元代也有类似于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关于磨制磁针和安置磁针的记述。如程棨在《三柳轩杂识》中写道:“阴阳家以磁石引针定南北,每有子午丙壬之异。按《本草衍义》: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偏东,不全南也。其法新纩中独缕,以半芥子蜡缀于针腰,无风处垂之,则针常指南。以针横贯灯心,浮水上,亦指南。然常偏丙位,盖丙为土火,庚辛金受其制所致,故知是物类相感耳。”但没有更深的认识。

指南针在元代已成为海上导航最重要的仪器,不论昼夜阴晴,都要利用指南针来辨别方向。此外,为海上航行还特别编制有“罗经针簿”,船行某处,应采用何针位,都一一标识明白,作为航行的依据。在《真腊风土记》(周达观著)、《海道经》、《大元海运记》等著作中,都有关于根据罗经针位确定航线的明确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