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幼儿园教育中,相对于其他领域来说,社会教育属于比较薄弱的环节,许多幼儿园教师在进行社会教育时仍存在一些困惑,特别是对于社会教育一些基本原则和具体组织形式还不够了解,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于幼儿园教育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以提高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水平。

一、幼儿园社会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原则是进行社会教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思想,它是社会教育基本规律的反映。为了使教育既符合幼儿的心理和认识特点,又能对幼儿施以积极的影响,幼儿园社会教育必须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一)适度性原则

适度性的问题是教育者经常面临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所谓“适度”就是适当的程度,即要掌握事物的适当程度,避免走极端。但从“度”本身的特点来看,任何事物都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一个事物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所谓适当的程度,因此,要做到“适度”则意味着不断地调整。

教育的适度性是指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把握好教育的分寸感,避免走极端,使教育达到最有利于儿童发展的目的,并时刻注意教育对象的发展变化,不断予以调整。教育的适度性原则体现的是教育的辩证法。教育是一门辩证的艺术。这种对教育的认识早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中就有充分的体现。马卡连柯把教育学称之为“最辩证的科学”,在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体系中,“教育方法的辩证性是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1]。

把握教育的适度性就是要把握好教育的分寸感,这就是所谓的“度”,最重要的就是处理好自由与限制之间的关系。马卡连柯曾经指出,如果能找到“积极性和克制感之间的分寸感,这也就等于解决了教育的问题”[2]。

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适度性的把握就是要做到,既要创造宽松的环境氛围,又要建立适当的规则。

(二)一贯性和一致性相结合的原则

一贯性就是作为教育者而言,对孩子的教育要求要坚持一贯,不能随着时间地点或者教育者心情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因为幼儿的社会性学习有很大的反复性,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有时甚至可能“进一步,退两步”。比如,在幼儿园一学期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可能一个假期就被破坏了。因此,社会领域的一部分学习内容允许重复(当然是一种“螺旋式的重复”),要有较强的系统性。同时,要注意争取家长的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一致性通常指不同的教育者对儿童的要求应该相同。一致性所指的不同的教育者通常包括两个方面,即家庭和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和家庭成员间教育的一致性。一致性和一贯性囊括了对不同教育者、不同时间场合的教育行为的要求,也就是说,不同教育者对于一个孩子的教育应该保持一致,并长期坚持,这样才能有利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配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孩子每天的 24小时中,大部分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如果家庭不配合,就会使孩子出现两面性,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就成为孩子出现良好行为的特定前提,孩子到了幼儿园就表现出行为中好的一面;而在家庭中,孩子的行为就会出现不良的一面;而家庭的不配合更大的问题是会阻碍儿童良好行为特点的形成,因为形成良好行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行为的泛化,即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场合都表现出一致的行为。如果家庭没有提供与幼儿园相同的环境条件,孩子在幼儿园形成的行为就得不到延续,行为的泛化就不能形成,幼儿园的教育效果就会受到消极的影响。因此,在幼儿独立性的培养中,需要家庭的密切配合,要做到这一点,家长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要让家长充分认识到个性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要让家长明白个性在某种程度上比学点儿歌更重要,家长一旦认识到重要性,还是会积极配合幼儿园教育的。

所以,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教师应该经常和家长沟通,首先是教育观念方面,特别是教育目标方面的一致性,也就是要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以取得家庭的支持和配合。同时,要经常把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和家长沟通,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和一贯性。否则,家庭教育会抵消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效果。

(三) 专门的教育活动和渗透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幼儿园社会教育作为五大领域之一,有自己专门的教育活动形式。专门的教育活动可以有目的地系统地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性。同时,幼儿园社会教育应该和其他领域教育有机结合,将社会教育渗透于其他领域以及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因为幼儿的社会性学习有很强的潜移默化特点,它的相当一部分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不发生的课堂上,不是由教师的直接教学所引导的。而且,往往是教育者和学习者双方都没有注意到、意识到的。比如,我们希望幼儿从小学会尊重别人,宽以待人,特地设计并组织专门的教育活动“给我们送来温暖的人”、“你、我、他”等,但你可能没有意识到,平时老师和家长对周围人们的态度也会潜移默化幼儿,有时“身教”的效果甚至重于“言教”。再如,在我们为某个孩子没能像大家一样及时地掌握教学内容而焦急,于是多次请其他幼儿当众将答案“示范”给他的时候 ,大概也没有想到,该幼儿在学习我们希望他掌握的知识的同时,可能也获得了“我笨,我不如别人”的“自我评价”。当然,学会性学习的潜在影响不只是消极的,也可以是积极的。例如,当教师以母亲般的爱心关怀每一个幼儿时,可能同样没有想到,自己的爱使孩子感到了自己的“价值”,从而提高了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专门教育活动和渗透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我们,在设计专门活动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的同时,还有注意在语言、艺术等其他课程领域的教育渗透,以及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进行渗透。要创设一个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建立亲密、平等、互相尊重的师幼关系;创造安全、宽松、自主、允许探索与失败的学习气氛;同伴之间有自由交往的时间和空间;等等。

(四) 正面教育和个别行为矫正相结合的原则

所谓正面教育就是要使儿童了解在社会生活的各种场合或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去做,从而培养孩子良好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个别行为矫正就是针对不同幼儿,特别是那些社会性方面表现出明显问题的幼儿进行个别教育,运用行为学的原理,纠正其不良行为,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其社会性的健康发展。

儿童进入幼儿园的一般年龄是3岁,而3岁前是儿童社会性的初步萌芽时期。由于不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比如独生子女家庭容易出现的不正确的教养方式(溺爱和过分保护),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幼儿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就表现出一些不良的行为特点(任性、依赖性、自私、胆小、不合群等),这些不良行为特点不仅不利于幼儿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环境,更不利于幼儿良好社会性的发展。因为幼儿期儿童心理的最典型特点是处于个性的初步形成期,个性逐步趋于稳定,但仍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幼儿园社会教育在普遍实行正面教育的同时,要抓住儿童个性教育的关键时期,促进孩子们的个性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特别是要关注那些存在某方面弱点的孩子的个别教育。在集体教育活动的同时,要进行个别行为矫正,帮助孩子们用好的行为替代其不良行为。当然,在幼儿园进行个别教育的同时,一定要取得家长的配合,幼儿园和家庭有共同的要求,并坚持一贯。

(五) 认知、情感和行为相结合的原则

作为个性特征的社会性是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三者有机结合的一个统一体。社会认知是对自我与社会中的人、社会环境、社会行为规范等方面的认识;社会情感是人们在社会生活、社会交往中的感情体验;社会行为是指在与人交往、参与社会活动时表现出的行为特征。

在幼儿社会教育中,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情感是社会行为的内在动力;认知是社会行为产生的重要前提;行为是社会性发展的最直接表现。三者缺一不可。因此,幼儿园社会教育要把发展幼儿的社会认知,促进积极的社会情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相结合。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二、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组织形式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可以有全班集体、小组和个人等多种形式,但最难把握的还是全班集体教育活动的组织。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组织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枯燥、单调、幼儿的普遍参与性较差等。换言之,如果组织不好,会出现大多数幼儿游离于活动之外或者走过场等情况。因此,社会教育活动相对其他领域的活动来说,组织难度更大,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需要更有效地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二是怎样根据幼儿的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使讨论不流于形式,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社会认知和社会情感的发展;三是要让幼儿学会,即要通过教育活动的组织,使幼儿掌握社会行为的技能,便于在教育活动后进一步的练习巩固,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这里,我们将重点介绍几种最适合幼儿的常见的教育活动组织的方式。

(一) 以实践活动开始的教育活动的组织

幼儿社会教育的内容往往针对幼儿生活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如果是针对幼儿常见的问题而进行的教育活动,最好的方式就是如实再现生活场景,让幼儿体会学习。这种组织形式应该是幼儿社会教育中首先的一种形式。这种教育活动的组织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活动的开始部分

这种活动的开始部分往往让幼儿自由表现,教师不加任何干涉,而是幼儿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比如小班规则教育活动“大家轮流玩”,在活动的开始部分,首先让幼儿们自由表现,教师不加干涉,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玩得开心吗?为什么?”,特别是让那些没有拿到玩具的孩子来回答,然后让大家一起讨论。

2、活动过程

在这个环节和总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 精心设计讨论问题

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时,要精心设计讨论题目,要由浅入深地逐步深入地提出2至3个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为什么”和“怎么做”等。可以说,对于讨论问题的设计是影响活动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为了提出恰当的问题、引发有效的讨论,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充分考虑教育活动的目标,明确规则的内涵;围绕所设立的目标,设计出既适合教育目标又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方法及活动细节。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教师的头脑要非常清晰,目的明确,内容和方法要紧紧围绕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比如在“大家轮流玩”活动设计中,教师针对小班儿童规则意识差的特点,采取了让幼儿自由拿取玩具,导致争抢玩具的形式,通过这个过程,让孩子们亲自感受争抢的后果,从而使幼儿产生应该遵守规则轮流玩的意识;然后进一步提出问题“应该怎样玩”,让大家讨论。

(2) 实践—讨论—再实践—再讨论

活动开始的实践引发了讨论,但此时儿童还不一定完全理解“为什么”的问题,对“怎么做”可能还是不清晰的。因此在讨论后的再实践环节也是非常必要的。在“轮流玩”的活动设计中,教师安排了让孩子们再实践的环节,根据孩子们提出的建议,让大家再玩一次。通过这个过程,让幼儿进一步掌握应该怎样做。通过实践、讨论、再实践、再讨论的过程,可以使幼儿较清晰地理解轮流玩的规则。

(3) 教师的巡回指导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的巡回指导是非常必要的。巡回指导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孩子们对于规则掌握的情况,及时发现孩子们规则理解上的问题;同时,教师通过巡回指导,可以及时发现随时发生的问题,给予及时的解决。比如在“轮流玩”的活动中,可能会发生等待、着急等情况,教师可以及时引导幼儿。

3、活动延伸

每个教育活动设计都要有相应的活动延伸部分。活动延伸就是要在教育活动“教会”的基础上,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轮流玩”的活动设计就安排了“带幼儿到户外玩滑梯、转椅、秋千,提醒小朋友要排好队伍轮流玩”。通过教师带孩子们到户外的游戏,进一步让幼儿掌握和实践轮流的规则。

(二) 以情境表演开始的教育活动的组织

情境表演是幼儿社会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在幼儿不能亲身参与活动的时候往往用情境表演的方式来再现生活场景,从而引发幼儿的思考,并学习如何处理问题。这种教育活动的组织环节如下。

1、情境表演

情境表演可以是现场的表演,也可以利用事先录制的情景表演,让幼儿观看。

但一定要注意兴趣性,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如在《学会倾听》教育活动的设计中,教师利用事先准备好的两个动物主人公小兔两种情境中表现的录像(一个是插嘴,一个是不理他人自顾自玩),让幼儿观看。

2、讨论

教师根据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让幼儿讨论,激发幼儿的内心体验,引发幼儿的思考。在《学会倾听》教育活动的设计中,在看完小兔的录像之后,提出了三个问题:爸爸妈妈在忙的时候,小兔做了些什么?爸爸为什么生气?别人在说话,可是你也有话想说,该怎么做?这三个问题分别属于:你看到了什么、某人的情绪原因及这种情况下你应该怎么做。

通过分析情境表演及后续的讨论,幼儿可以学习辨别对错、了解他人情绪及其原因,学习相应的社会行为仅能。

3、判断

情境表演和讨论可以使幼儿了解某种情境中应该怎样去做,但由于在教育活动中无法将生活中的很多类似情景一一再现,因而此时可以适当用图片的方式将生活中类似的各种可能情景再现出来,让幼儿利用刚刚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去判断各种现象的正误,这样可以使幼儿在将来类似的情景中做出正确的行为。如在《学会倾听》中,教师又准备了四幅图片,让幼儿判断图片中儿童的行为。

4、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表现正确的行为,并对正确的行为及时予以表扬强化,以巩固幼儿正确的行为。

(三) 以游戏形式开始的教育活动的组织

在社会教育中,经常要纠正一些幼儿的行为问题(往往是一些不服从规则的行为)。这些行为问题虽然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但又不是事实能够看到的。这时可以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境促使这些行为的发生,这就是以游戏活动开头的教育活动方式。这种教育活动的组织包括以下环节。

1、教师讲解规则

教师根据活动内容讲解活动的规则。如在幼儿园中班为了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可以组织一个“摸摸,猜猜”的游戏。教师在游戏前准备一个纸箱子,里面放上各种物品,然后用布蒙上,以免幼儿看到里面的东西。然后让来摸摸猜猜的幼儿把眼睛蒙上之后,把手伸进纸箱中,拿出一个物品,猜猜这是什么东西。在游戏“摸摸,猜猜”的开始环节,教师首先讲解规则,即在别的幼儿去摸纸箱子里的东西时,其他幼儿要静静地看,不能发出声音(避免干扰),也不要在这个幼儿说出物体名称前替他说出来(因为其他幼儿可以清楚地看到是什么)。

2、游戏活动过程

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会出现教师预先设想到的问题行为(这个行为就是这个游戏活动要引发的行为)。在“摸摸,猜猜”这个游戏过程中,就会有一个或者几个幼儿违反规则说出物体的名称。

3、讨论:让不同角色的幼儿分别说出自己的感受

当幼儿出现问题行为之后,教师组织幼儿讨论,首先让被干扰得幼儿(蒙着眼睛摸东西时被另一个幼儿抢先说出名称的)说说他的感受(心里不舒服,讨厌抢先说出的幼儿的行为等)。

然后,可以让那个抢先的孩子去摸物体,然后会自然出现他人抢先或者教师故意说出来,让那个抢先的幼儿体验在这种情况下的心理感受。

也可以让大家充分发表看法,从而了解活动的规则、违反规则的坏处、及为什么要遵守规则。

4、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幼儿遵守规则的情况,及时表扬强化。

除了上述三种形式之外,还可以有以讲故事开头的组织形式或是以参观开头的组织形式等其他形式的教育活动。另外,每种类型活动的各个环节也是可以变化的,比如,以实践活动开头的教育活动的后期也可以用判断的形式,也就是说每种活动形式的各个环节不是固定不变的。但不论是何种形式的教育活动,都要注意:在教育活动的开始部分最好用能够吸引幼儿参与和兴趣的形式,然后教师要有目的地提出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引发激发幼儿的换位思考,学会从他人角度理解问题,学习该如何去做。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的时候,应该把幼儿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技能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 小班社会教育目标

 >> 幼儿社会教育中常用的活动模式

 >> 怎样把握幼儿园社会教育领域特征

 >> 幼儿社会教育常用的教育方法

 >> 社会教育领域的问题与对策

 >> 社会教育活动中经常应用的教育法

 >> 幼儿社会教育中肯定性评价的方法

 >> 幼儿园社会教育教育的11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