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象共舞》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赵丽宏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在泰国人与大象的密切关系,全文充盈着作者对自然与生命的关注。阅读提示中“在泰国,人与大象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个问题是教学的重点,教师要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回顾本文的教学流程,我采用了“巧借成语,全文贯通”的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性学习。

下面我根据其他听课老师的详细记载,将我在教学这篇《与象共舞》的课堂实录记载如下,与全国教育界同仁共勉:

㈠由课题来激发兴趣

师:孩子们,《与象共舞》是一篇略读课文(师板书略读课文符号“﹡”),知道这个符号的意思吗?

生:不知道。

师:猜猜!

生1:我猜着是非常重要。(笑声)

师:有道理!

生2:我猜着是阅读的课文。

师:是略读的课文,不好意思,张老师吐字不清楚,影响了你的听讲。告诉你们,是略读的课文,“大略”的“略”,“粗略”的“略”。课前张老师布置了两个预习任务:第一,通读课文,如果有可能,再去找一找那些带“睹”字的成语;第二,猜想一下这个题目,假如是一篇命题作文——与象共舞,请你来写,你会写些什么?这两项预习任务有难度,不知完成得如何。我了解一下,完成的请举手示意。

生:(纷纷举手)

师:哟,真厉害!把手放下。好!好就好在“认真”二字。看出来了,我们这班同学有很认真的学习习惯。预习情况究竟如何呢?看看,这是这篇课文当中出现的一个新词,也是一个成语,还带一个生字,谁来读?

(课件出示:熟视无睹)

生1:(读)熟视无睹

师:好的,每一个字都读得非常清晰,来,一起读——

生:(齐读)熟视无睹

师:知道这个词儿的意思吗?在这个成语当中有两个字的意思是相同的,谁发现了?

生1:是“视”和“睹”。

师:“视”和“睹”啥意思?

生1:是“看见”的意思。

师:没错,是“看见”的意思。更巧的是,这个成语当中有两个词语的意思是相反的,谁发现了?

生2:“熟”和“无”。

师:是“熟视”和“无睹”的意思是相反的。知道“熟视”的意思吗?

生3:“熟视”就是“看惯了”的意思。

师:就是经常看见,是吧?“无睹”呢?

生4:从来没有看见。

师:是啊,经常看见的人和事好象没有看见一样,这就是这个词的意思,明白了吗?好,我们再来读一下这个词,起!

生:(齐读)熟视无睹

师:再读!

生:(齐读)熟视无睹

师:其实啊,还有好些个带“睹”字的成语。我让你们预习的时候查了,是吗?比如——

生1:惨不忍睹。

师:好的。比如——

生2:先睹为快。

师:好极了,先睹为快。再比如——

生3:有目共睹。

师:嗯,真好,还比如——

生4:重睹天日。

师:哎哟,这词儿都知道!

生5:耳闻目睹。

师:嗯,真好!哎,刚才你们所讲的这些个带“睹”的成语你们想看一看吗?

生:想!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先睹为快!

(屏幕展示:熟视无睹 有目共睹 先睹为快 耳闻目睹)

师:我们一起把这些个带“睹”字的成语读一读,每个词读一遍。

生:(齐读词语)

师:好极了!学语文啊,有时候要有这样的敏感,由一个词儿,“啪”一串儿,联想到跟它有关的一串儿,这样,积累起来就方便多了。明白吗?好了,看!还有一组,也是带生字的新词。看清楚了,谁来读?

(屏幕展示:松驰 按摩 尴尬 气氛)

生1:(读词语)

师:真好!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词语)

师:孩子们,这两组词语搁在一块儿会有什么联系呢?大家看!

(屏幕出示:熟视无睹 有目共睹 先睹为快 耳闻目睹

在泰国,大象对人群已经 ,所以,你遇到大象神经完全可以松驰下来。)

师:想一想,这个空格里你会选择哪个成语?请你完整地读出来!

生1:(选词朗读)在泰国,大象对人群已经熟视无睹,所以,你遇到大象神经完全可以松驰下来。

师:嗯,好的!不错!谁再来读一读,一口气、行云流水、完完整整地,你请!

生2:(读)在泰国,大象对人群已经熟视无睹,所以,你遇到大象神经完全可以松驰下来。

师:嗯,真好!我们继续看——

(屏幕出示:熟视无睹 有目共睹 先睹为快 耳闻目睹

在泰国,据说最有意思的是大象为人做按摩,去那里旅游的人都想 。)

师:这句话当中的空格你会选哪个成语?

生3:(选词朗读)在泰国,据说最有意思的是大象为人做按摩,去那里旅游的人都想先睹为快。

师:真聪明,好极了!来,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在泰国,据说最有意思的是大象为人做按摩,去那里旅游的人都想先睹为快。

师:好的,我们继续看!这句话,你会选哪个成语?

(屏幕出示:熟视无睹 有目共睹 先睹为快 耳闻目睹

在泰国,做按摩的大象偶尔也会跟人开开玩笑,这是观众 的事儿,你不必惊奇,更不必尴尬。)

生4:(选词朗读)在泰国,做按摩的大象偶尔也会跟人开开玩笑,这是观众有目共睹的事儿,你不必惊奇,也不必尴尬。

师:是“更不必尴尬”,是吗?好的,再看。你会选取哪个?

(屏幕出示:熟视无睹 有目共睹 先睹为快 耳闻目睹

在泰国你 象群和人群在欢乐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的场面,你陶醉其中,难以忘怀。)

生5:(选词朗读)在泰国你耳闻目睹象群和人群在欢乐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的场面,你陶醉其中,难以忘怀。

师:嗯,好!相信这次发言也会令你难以忘怀,是吧?好,真好!孩子们,你有没有发现,刚才你们所填所读的这四句话,如果把它们合在一块儿正是我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吗?很好,第一项预习任务已经圆满完成,不但圆满而且超额了!现在我们看第二项预习任务。

(二)由课题引出的问题

师:一起把课题读一遍!

生:(齐读)21.与象共舞。

师:再读!

生:(齐读)21.与象共舞

师:从字面上看,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

生:是人和象一起跳舞。

师:好的,和大象一起跳舞,是吗?(在课题下板书:和大象一起跳舞)但是,假如把题目改成“和大象一起跳舞”,好不好?

生:(自由应答)不好。

师:为什么?不就是同一个意思吗?它怎么就不好呢?

生1:我认为那样的话就有点唠叨。

师:唠叨,显得啰嗦。你的意思是题目要——

生1:简洁一点。

师:简洁一点,说得好,绝对是个真理!孩子们,假如请你来写这个题目,注意了,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并且你没有看到过咱们这篇课文,你会写些什么?

生1:我会写和大象之间发生的一些故事,以“与象共舞”的题目,告诉大家要保护动物。

师:说的有点儿玄,因为你和大象之间到底发生了哪些事,天知地知你知我不知,你会写哪些内容,具体点,咱们说实在的,好吗?你会写——

生2:我会写人和象成为好朋友的过程。

师:这就怪事了!都说作文要紧扣题意,题目叫什么?

生:(自由应答)与象共舞

师:对啊,题目是“与象共舞”,与大象一块儿——

生:(自由应答)跳舞。

师:怎么就没人写跟大象一块跳舞?有人写吗?

生3:我会写与大象共同相处的场景。

师:哎呦!还是不写跳舞!(笑声)真是怪事,那要给你判分的话得扣很多分啊,那是离题啊!

生4:我会写跟大象怎么样跳舞。

师:哎,总算写到点子上去了。毫无疑问,题目是和大象一块跳舞,当然得写怎么跳舞,为什么跳舞,跳舞的过程怎么样,最后跳得怎么样了,是吧!哎,这是看到这个题目以后你最自然的猜想,因为它的题目叫——

生(自由应答):与象共舞。

师:那么作者呢,赵丽宏先生呢?他写了什么呢?他是怎么写的?来,咱们打开课文,用最快的速度把课文浏览一遍,一边看一边思考,你会发现这篇课文有一个非常奇怪的写法。奇怪在哪儿呢?自已发现吧。

生:(浏览课文,思考问题)

师:好,已经有人发现了,有发现的同学越来越多了!好的,把书放下。发现了吗?一个非常奇怪的写法。大家看,这篇课文的题目叫“与象共舞”,他的意思是“和大象一块跳舞”,但是你发现了没有,这篇文章从开头到结尾是不是一直都在写跟大象一块儿跳舞?

生:(自由应答)不是。

师:不是!其实,全文一共五个自然段,真正写到跟大象一块跳舞的只有——

生:(自由应答)一个自然段。

师:没错,只有一个自然段,哪个自然段?

生:(自由应答)第五自然段。

师:第五自然段!是吧,奇怪,来,我们不妨先看看第五自然段,请大家自由朗读这一段,一边读一边体会,一边读一边琢磨:作者的哪些描写特别让你难以忘怀?可以动笔划一划。

生:(自由朗读第五自然段,圈划批注)

(三)体会语言的节奏

师:来,就这一段,写与象共舞,你觉得,作者哪些描写特别精彩,特别让人难以忘怀?

生1:(朗读)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

师:噢,真好,谁也画了这一处,举手示意一下。噢,真不少,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生:(齐读此句)

师:(纠正“踮脚抬腿”读音,“踮”为第三声)孩子们,这句话写谁在跳舞?

生:大象。

师:没错,写大象跳舞。大象大象,顾名思义,就是大大的象!它有高大的身体,庞大的身材,粗大的腿脚,还有那长长的肥大的鼻子,所以在一般人的想象当中,大象跳舞应该是——

生1:笨重的。

师:应该是——

生2:应该是看上去有一点儿憨厚。

师:哎,“憨厚“这个词儿好。应该是憨厚的,应该是傻傻的,应该是笨笨的。是吗?但是,你看看,大象在这儿跳舞,给你笨重的感觉了吗?

生:(自由应答)没有。

师:给你憨厚的感觉了吗?

生:(自由应答)没有。

师:自个儿读,把这种感觉读出来,放开声音,按自己的节奏读吧!

生:(自由朗读句子)

师,好的,谁来读?

生1:(朗读,语气轻柔地)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

师:嗯,这还是一头小象,谁再来读?

生2:(朗读,声情并茂地)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

师:好极了!大家看,他写大象跳舞共几个动作?第一个——

生1:摇头晃脑。

师:好的,把“摇头晃脑”划下来。快,第二个——

生2:踮脚抬腿。

师:好的,把“踮脚抬腿”划下来,第三个——

生3:颤动着身子。

师:把它变成四个字,浓缩成四个字,来——

生3:颤动身子。

师:好的,划下来,四个字,颤动身子。好,第四个动作——

生4:空中飞舞。

师:不对,想一想,挥舞什么?四个字——

生4:挥舞鼻子。

师:好极了,“挥舞鼻子”,划下来,注意别忘了做一下调换记号。好的,大家看,就是这四个动作,大象跳舞给你笨重的感觉了吗?

生:(自由应答)没有。

师:好了,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不妨把这个句子改成这样:

(屏幕展示: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颤动身子,挥舞鼻子。)

生:(齐读修改后的句子)

师:发现了吗?动作变了吗?

生:没有。

师:顺序变了吗?

生:没有。

师:意思变了吗?

生:没有。

师:什么变了?再读一读!两句话,前面读一读,后面再读一读,好好地用心地嚼一嚼,什么变了?

生:(自读品味)

师:嗯!嚼出一点味道来的举手。

生:(纷纷举手)

师:好家伙!还真有不少同学嚼出味儿来了,咱们听听,他们嚼出了什么味儿?

生1:我觉着应该顺序变了。

师:(惊讶地)顺序变啦?嚼了半天,嚼出个顺序变了,顺序没变啊!

生2:应该是句子变了。

师:句子变了,怎么个变法?

生2:把句子缩了。

师:这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地球人都知道!(笑声)

生3:把后边的这些字给缩了。

师:废话!当然是正确的喽!把手放下,孩子们。来,我们来看,大象是随着什么在跳舞?

生:(自由应答)音乐。

师:好,再读,随着什么在跳舞?

生:(自由应答)随着音乐的节奏。

师:没错!把“节奏“这个词儿圈出来。听过音乐吧?

生:(自由应答)听过。

师:感受过音乐的节奏吧?

生:(自由应答)感受过。

师:说起节奏,它有快的时候,就一定会有——

生1:慢的时候。

师:没错,它有长的时候,就一定会有——

生2:短的时候。

师:好极了!它有急促的时候,就一定会有——

生3:一定会有缓慢的时候。

师:它有热烈的时候,就一定会有——

生4:温柔的时候。

师:好啊,是的,孩子们,你再读一读,你再感受一下,哪一句话写的语言的节奏让你感受到了跟音乐是一样的节奏。

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好的,谁来读?

生1:(朗读)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

师:好的,孩子们,你听一听,你看一看,你嚼一嚼!就这句话,就这四个动作,大象跳舞的四个动作,在语言的节奏上,你感觉哪儿是短的,哪儿是长的?

生1:我觉得颤动着身子是短的。

师:颤动着身子是短的?你看,哪儿是短的?在语言的字数上你看看谁长谁短?

生1:“摇头晃脑”、“踮脚抬腿”是短的。

师:没错,“摇头晃脑”是短的,“踮脚抬腿”是短的,而“前后左右颤动身子”是长的,“长长的鼻子在空中飞舞”是长的。你再看看,哪儿是急促的,哪儿是缓慢的,在语言的节奏上?

师:(示范朗读)“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听出来了吗?

生1:“摇头晃脑”是急促的,“踮脚抬腿”是急促的。

师:哪儿是舒缓的?

生1:“颤动着身子”是舒缓的,“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是舒缓的。

师:没错,是的,孩子们,这就叫语言的节奏。明白了吗?来,我们一起带着这样的节奏,再来读一读大象跳舞的美妙动作。

生:(齐读句子,较好地体现了语言的节奏感)

师:你看,这就叫好的文字。孩子们,好的文字相差一点点儿,千万不要小看一点点儿噢!相差一点点,那个味儿可就完全不同了。作者将音乐的节奏,语言的节奏融合在一起,那真是美妙啊!我们再来读一读大象跳舞的语言。

生:(齐读句子,声情并茂)

师:好极了!这一处写得的确精彩。

(四)好一个“拥”字的赏析

师:还有哪些地方也是这样特别精彩?

生1:(朗读)“表演的尾声,也是最高潮,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观众都拥到了宽阔的场地上,人群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师:嗯,谁也划了这一处?

生:(数生举手)

师:好的,也有不少。我们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句子)

师:孩子们,这是写“与象共舞”,对吗?写谁与象共舞?

生:(自由应答)写人和大象共舞。

师:没错,写人、写观众与象共舞。但是你发现没有,作者写观众的第一个动作是什么?

生1:拥到了宽阔的广场上。

师:一个字——

生1:拥。

师:把“拥”字圈出来。孩子们,“拥”是走吗?

生:(自由应答)不是。

师:“拥”是跑吗?

生:(自由应答)不是。

师:“拥”是跳吗?

生:(自由应答)不是。

师:三三两两地走进广场,那叫“拥”吗?

生:(自由应答)不是。

师:那“拥”是什么?

生2:我觉得应该是大家蜂拥而至地到舞台和大象一起跳舞。

师:好,我发现两个词用得特别好:第一个词是“大家”,而不是三三两两。第二个词用的更好——“蜂拥而至”,说明人怎么样?

生:非常多。

师,非常多,是的,那叫“拥”。孩子们,整整齐齐地排着队走进广场,那叫“拥”吗?

生:(自由应答)不叫。

师:是的,从这个“拥”字你又体会到什么?

生:很多人一起。

师:是整整齐齐排着队进去的吗?

生:不是,人挨着人。

师:人挨着人,人挤着人,当然,忙而不乱,不会出现踩踏事故,那叫“拥”。孩子们,再想一想,你谦我让、慢条斯理地走进广场那叫“拥”吗?

生:(自由应答)不叫。

师:什么叫“拥”?

生1:谁也不让谁。

师:有一个成语叫做,争——

生1:互不相让。

师:有一个成语叫,争——

生2:争先恐后。

师:没错,是的。争先恐后地进去那才叫“拥”啊!孩子们,来,把这种感觉和理解带进去,我们来读一读这一段与象共舞!不是三三两两,不是整整齐齐,也不是慢条斯理,而是大家急切地急迫地一块儿进去了,那叫“拥”。

生:(齐读句段)

师:我说观众朋友们啊!你可不要忘了,你跟谁在一起跳舞啊?

生:(自由应答)大象。

师:你就不怕被大象撞了?

生1:不怕。

师:你就不怕大象把你给踩了?

生2:不怕。

师:真的不怕?

生2:真的不怕。

师:你就不怕大象用鼻子把你卷起来之后再把你摔个四脚朝天?

生3:不怕。

师:为什么?

生4:因为在泰国人和大象是友好的。

师:孩子们,瞧瞧,这叫“拥”啊。从这个“拥”字当中,你分明能够感受到人对大象的那一份感情,那一种关系。那叫——

生5:朋友关系。

师:那叫——

生6:非常亲密。

师:那叫——

生7:亲密无间。

师:哎呀,真好,那叫信任、那叫喜爱、那叫亲密无间、那叫和谐相处。

(师板书:和大象亲密无间,和谐相处。)

师:孩子们,来,把这种喜爱,这种信任,这种亲密无间,这种和谐相处表现出来!

师:(引读)表演的尾声也是最高潮——

生:(齐读句段)

师:那是人、那是观众,如此亲密、如此和谐,那么大象对人呢?当那么多观众拥到广场,那么多观众与大象舞之蹈之的时候,你看看大象的表情,它紧张吗?

生:(齐答)不紧张。

师:他害怕吗?

生:(齐答)不害怕。

师:他恐惧吗?

生:(齐答)不恐惧。

师:他的表情是一个词儿,叫做——

生1:熟视无睹。

生2:快乐。

生3:开心。

生4:亲切。

生5:高兴。

生6:放松。

师:好啊!这就看出,大象和人之间的关系也一样的,读——

生:(齐读)亲密无间,和谐相处。

(五)回到课题的深意与形式

师: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我不知道你对“与象共舞”这个词还有没有别的理解?

生1:和大象交朋友。

生2:“与象共舞”里边的“共舞”包含了快乐地一块儿相处。

师:怎么个相处?

生2:与它一起做朋友,一起做游戏。

师:那叫友好相处,又叫——

生3:和谐相处。

师:好极了!

生4:是人与大象之间很亲密。

师:用一个词就是亲密无间,又叫和谐相处。好极了,这就是“与象共舞”的另一层意思,也是更重要的意思。孩子们,当你明白了“与象共舞”的另一层含义之后,你回过头去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段,你就会豁然开朗。比如第一段——写在泰国,看到大象是很自然的事,实际上写的是人对大象的关系是——

生1:亲密无间,和谐相处。

师:好的,你再看第二段。写象是泰国的国宝,实际上写出的是人与大象关系是——

生2:亲密的感情。

师:对,亲密无间,和谐相处。你再看第三段,写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那分明是在告诉我们,人和象——

生3:非常友好。

师:亲密无间,和谐相处。是吗?你再看第四段,写的最有意思的是大象给人做按摩,实际上也写出了人和象之间——

生4: 亲密无间,和谐相处。

师:好极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咱们这篇课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在写——

生:(齐答)与象共舞。

师:孩子们,这种写法就叫“一语双关”(板书:一语双关)。实际上,把这个“象”字扣掉,“与某某共舞”,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要反映的是,与某某的关系非常亲密,非常和谐。比如,当你非常喜欢蝴蝶,和蝴蝶的关系亲密无间,和谐相处。你就可以说——

生1:蝴蝶是我的朋友。

师:与某某共舞这种格式,会吗?

生1:与蝴蝶共舞。

师:把它变成四个字!

生1:与蝶共舞。

师:好极了!与蝶共舞。再比如,你和原本生性残忍的狼,关系密切,和谐相处,你就可以说成——

生2:与狼共舞。

师:没错,其实“与狼共舞”是一部大片的名字,获得过奥斯卡大奖,片中男主人公的名字就叫“与狼共舞”,因为他曾经在大草原上生活,和一头白狼交上了朋友,关系非常亲密。其实,“与狼共舞”在这部电影当中,还有更深刻的含义,咱们在这里不说。——当你爱上了大海,爱上了冲浪,你就可以说——

生3:与海共舞。

师:还可以说——

生3:与浪共舞。

师:好极了!当你爱上了阅读,爱上了书籍,和阅读书籍的关系非常密切的时候,你可以说——

生4:与书共舞。

师:还可以说——

生5:与读共舞。

师:好极了!我在网上搜集了一些与某某共舞的题目。大家来看,有一字儿入题的,谁来读?

(屏幕展示:与龙共舞、与鲨共舞、与雪共舞、与墙共舞)

生1:(朗读上述题目)

师: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题目?

生1:与雪共舞。

师:为什么?

生1:因为我喜欢下雪。

师:噢!你觉得哪个题目会有疑问?

生2:墙不会动,为什么会跳舞?

师:对啊,与墙共舞是啥意思,你们猜猜看!

生3:可能是比较喜欢装饰墙。

师:哎呀,聪明啊,孩子!一猜就中!他就是喜欢墙,一个画家在墙上到处画,不是涂鸦,而是装饰环境,所以,写这个人的文章题目就叫《与墙共舞》。好极了,这是一字入题的,还有二字入题的,谁来读?

(屏幕展示:与肖帮共舞、与风筝共舞、与压力共舞、与飞蝶共舞)

生3:(朗读上述题目)

师:真好,咱们潍坊的孩子我相信会对一个题目特别感兴趣,哪个题目?

生:与风筝共舞。

师:好极了,回去有兴趣的话,不妨写一写你与风筝共舞,好吗?也有三字入题的。

(屏幕展示:与红楼梦共舞,与世界杯共舞、与奥运会共舞)

生4:(朗读上述题目)

师:你看过世界杯足球赛吗?

生4:看过一次。

师:看过一次那不能说共舞。

师:好了,我还找了一个特别恐惧的题目,大家看,谁来读?

(屏幕展示:与吸血鬼共舞)

生5:(朗读)与吸血鬼共舞。

师:其实这是一部科幻小说一个章节的题目。我还找了一个史上最牛的题目,一起读!

(屏幕展示:与上帝共舞)

生:(齐读)与上帝共舞。

师:可能吗?

生:(自由应答)不可能。

师:见过上帝吗?

生:(自由应答)没有。

师:没有,怎么可能与上帝共舞呢?牛不牛?

生:牛。

师:一点都不牛。知道上帝是谁吗?噢,你敢猜?

生1:天空。

师:不是。

生2:天上的神。

师:不是。

生3:大象。

师:不是。

生4:耶和华。

师:不是。

生5:大自然。

师:不是。咱们不猜了,“上帝”是指“顾客”。当我告诉你与顾客共舞,还牛吗?

生:不牛了。

师:当然,也有人找不到共舞对象,于是,只好感叹——

(屏幕出示:谁与共舞)

生:(齐读)谁与共舞。

师:再读!

生:(齐读)谁与共舞。

师:孩子们,其实不管与谁共舞,它要表达的都是人希望和人,人希望和自然之间——

生:亲密无间,和谐相处。

师:假如今天这堂课,也让你起一个与某某共舞的题目,你会起——

生1:与张老师共舞。

师:三字入题,好的。

生2:与铅笔共舞。

师:怎么会与铅笔共舞?

生2:因为整天用铅笔写字。

生3:与朋友共舞。

师:噢,你把我当成朋友了是吧,谢谢!

生4:与课文共舞。

师:真好,你把课文当成朋友了。

生5:与大自然共舞。

师:怎么会与大自然共舞?

生5:因为我特别喜欢大自然,想和大自然交朋友。

师:你的意思是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更加喜欢大自然,喜欢与大自然中的动物交朋友了,是吗?多么开阔的视野!孩子们,这所有的一切都表示你们愿意与老师建立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就是——

生:(齐答)亲密无间,和谐相处。

在以前的阅读教学中,我从来没有想到过以想象来拓展学生思维,强化情感体验,而学生却在自主探究中做到了,是那样合情合理,美妙的生成给课堂带来了活力,增添了很多色彩。想象人与大象和谐相处的细节,推想人与象之间细腻的情感,这种体验谁也无法否定,个性化的表达使课堂闪耀着智慧之花。略教但不略学是我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一直遵循的理念,如何采取多种方式,做到放手——放手——再放手,为课堂生成创设理想的空间,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还有待于我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努力探索。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高家堰小学 张元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