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表达方式

本文作者重在将一个个观察到的小镜头介绍给读者,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主要采用描写的表达方式。第2、3自然段是场面描写,从发型和鞋子种类的描写中,读者仿佛看到了人们争先恐后涌入图书馆的场面;又从各式眼睛和手的描摹中,将人们选书、拿书的情景一一再现。随着镜头的远近交替,在整体和局部,局部和整体的交叉描写之间,一群求知若渴,学习热情高涨的群体形象,展现在读者的眼前。第5自然段是聚焦个体的细节描写,同是写“专注”,但各具特色。青年男女是抓住外貌特征来描写其动作神态的:小伙子带着眼镜,他时而看书,时而疾书,又时而思索,因此会“时不时地扶扶那已滑落到鼻梁上的眼睛”;那姑娘留着披肩发,那束垂到额前的刘海时常会挡住她看书的视线,因此,她会“不时地甩一下”,恨不得把它给铰了。而在描写老人和孩子时,主要抓住年龄特点展开描写:老人是“架着老花镜,眯着眼,把书拿得远远的”,小孩则是由于人矮,识字少,所以“趴在桌上,用手指着字,一个字一个字的念着”。作者对这四个人的描写语言生动形象,且富于变化,读来如见其人,很具感染力。

(六)表现手法

本文作者欲弘扬的是一种良好的社会风貌,刻画的是群体形象,因此主要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为主题服务。“留披肩发的,梳辫子的,剃平头的,梳分头的,黑发的,白发的……”“穿皮鞋的,穿布鞋的,穿球鞋的,鞋跟高的,鞋跟矮的……”“那双眼皮,那丹凤眼,那眼角布满鱼尾纹的眼睛……”“那粗糙的手,细腻的手,宽大的手,纤细的手……”读着这些句子,你眼前会闪现一个个不同的人物形象,有年轻的、年幼的、中年的、老年的,有男的、女的,有从事不同职业的,有不同身份的……这也就是作者运用借代所产生的表达效果。

(七)重点词句解析

本文语言朴实,但用词精炼,准确。除了以上提到的运用借代的语句以及作者细致描写的语句之外,又如: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