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茅注:本文作者沈大安系浙教版小学语文编委)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逐步形成了一种共识: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我们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认识语文课堂教学,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观。新课程的实施更使我们紧迫地感到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多角度的反思,其中之一便是正确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一、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教学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事先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迸发,新的学习需求、方向不断产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这就是生成的课堂教学。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活力的涌动。这种生成的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倡导这种生成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因为:——课堂学习是学生生命活动的组成部分。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课堂教学是他们生命历程的组成部分,理应充满勃发的生命活力。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经验、知识、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教学,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复杂性和多变性。如果只是按照预先设定的过程教学,课堂好像一部经过编排、有着固定剧情的戏剧,教学活动失去了生命活动所应有的复杂性、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学生所能感受的只是知识的结论,对教学过程和内容却失去了应有的好奇心,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的情况自然就会产生。

——语文教学具有丰富性和展开的多种可能性。文学作品占小学语文阅读教材的85%左右。当代文艺理论认为,文学是一种经验形式,文学存在于读者的阅读活动之中。处于不同时代的读者由于历史背景的差别,固然会对同一作品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就是同一历史时期的读者由于个人生活经验的不同,也会对作品的理解和解释存在着差异。摈弃了文学作品只有一个唯一正确的中心思想的传统观念,我们惊喜地发现,文学作品具有无限多义性和丰富性,这才是文学永恒的生命活力。文学的多义性和丰富性为阅读课课堂教学的生成提供了可能性。至于在口语交际、习作和综合性学习中,教材提供的往往只是一个主题或活动提示,课堂教学生成的空间就更加广阔了。

——时代和形势的发展要求教学具有生成性。跟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和形势相比,教材和教学设计往往有滞后性。事物是在发展变化的,而人的思想、行动必须跟着变化,死守着原有的教学设计而不顾及形势的变化,无异于“郑人买履”和“刻舟求剑”。当课堂充分开放,充分接纳学生对时代发展的不同认识时,课堂教学便具有了极大的生成空间。

列举了以上的理由,也许并不完整,但已足以说明语文课堂教学既有生成的必要,也有生成的可能。

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有重视备课的好传统,许多老师课前精心设计教案,并按着教案上课。但是,不少老师的课堂教学只是按着预先的设计“走教案”,较少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状态。让“死”的教案支配和限制“活”的学生,遏止了他们在课堂上思想和生命的活力,使原本鲜活灵动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变得机械、刻板与程式化,这是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普遍存在的一种缺憾。

课堂教学过分倚重设计,原因之一是我们对科学主义的崇拜。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生活质量得到极大的提高,以至于我们形成了这样的信念:凡是科学的、能确定和量化的东西都是好的、正确的。教学设计过分强调其作为科学、技术的一面,而忽视了其作为人文、艺术的一面,于是教学设计变成了一种单纯的技术行为。科学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成为一种线性的、凝固的预案,不仅教学目标不能变动,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教学结果可以预料,甚至连每个环节花几分钟教学都预先规定,忽视的恰恰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因素——人的因素和最重要的目标——学生的发展。

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需要重新认识课堂教学效率问题。现代社会讲究效率,它的积极、进步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效率最终要为人的需要、进步和发展服务。离开了人的需求和发展这个根本目的,片面的效率和速度,极有可能异化为摧残人性、扼杀生命的工具。语文课堂教学同样需要讲究效率,但这种效率应当是体现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不能简单化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那种置学生的需求、困惑和情绪于不顾的效率,不是真正的效率;那种只有少数好学生达成了目标,而多数学生只是当了一回“观众”的课,更不是真正的效率。

在一些生成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教学的过程展开得很充分,出现了“节外生枝”的现象,以至课堂教学预定的任务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也没有实现。怎么看待这种现象?首先,在这样的课堂里,没有达成的往往是预期的认知目标,而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目标已经有所超越,所以这样的课应该得到肯定;其次,课堂教学目标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如果这一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否并不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未达成的认知目标完全可以在后续的课中继续达成,而不必死扣在这一节课内;最后,教学目标本身也不是预设了就不能变更,应该随着学生的课堂里学习状况而及时调整。当然,一个具有厚实底蕴和丰富经验的教师,会在生成的课堂中运用实践智慧,较好地调整教学目标和过程,从而完成教学任务。所以,说到底,课堂教学的生成最终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程度。

二、把握课堂教学的生成点把人——特别是把学生看作重要的资源因素,让学生在与教学环境、教学文本、教师以及同学的思维碰撞中产生火花,课堂教学才能不断“生成”。课堂教学有一些“生长点”。把握好这些“生长点”,有可能成为一节充分生成的课。

(一)在学生的需求中“生成”。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一个十分深刻而带根本性的命题。教师的“教”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课堂上要让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反映,必须重视学生的质疑问难。

我们欣喜地看到,有的老师开始重视学生的质疑,并把学生的质疑作为课堂教学展开的依据。一位老师在教学《三个儿子》时,鼓励学生在反复读课文的基础上质疑问难,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有:1.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2.为什么那个妈妈不夸自己的儿子?

3.一桶水那么重,妈妈拎着都很重,儿子怎拎得动?

4.“沉甸甸”是什么意思?……

老师发现第1个问题绝大多数学生都提到,教科书上的“学习伙伴”也提出了这个问题,于是建议把它作为本节课的重点问题来研究。通过深入阅读,不仅解决了重点问题,也连带解决了其他的一些问题。第3个问题是教师原来没有准备的,但学生提出了很好的见解:尽管儿子也拎不动,但能帮妈妈拎一段路也是好的,可以减轻妈妈的劳累。在课结束前回顾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大部分已经解决,学生感到满意,也增强了自己解决问题的信心。

当然,学生的需求有教育价值大小之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评估和筛选,但决不能置学生的问题于不顾。如果质疑归质疑,教学归教学,质疑和教学是“两股道上开的车”,课堂教学生成的机会便会失之交臂。

(二)在尝试和探究的活动中“生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要把自主、合作、探究和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根据需要组织探究性学习,对于实现语文教学三维目标,有着明显的作用。在探究性学习中,由于结论不是现成的,学生会有多种思路、多种方法,往往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一年级《操场上》一课,有“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6个词语。教师要求学生在小小组里把它们分成两类。通过全班交流,教师发现学生有三种分法:

打球拔河

拍皮球跳高

踢足球跑步

打球拍皮球

拔河踢足球

跳高

跑步

打球跳高

拔河跑步

拍皮球踢足球

学生的理由是:第一种分法,左边是用球的活动,右边是不用球的活动;第二种分法,左边是两个字的,右边是三个字的;第三种分法,左边是用手的活动,右边是用脚的活动。教师肯定了三种分法都有道理,然后着重引导学生研究第三种分法,从中感悟表示用手动作的字用“提手旁”,表示用脚动作的字用“足字旁”。这种教法与教师直接揭示规律相比,虽然多花了一些时间,却生成了一些重要的“副产品”,如学生知道了有的体育运动主要是用手的,有的体育运动主要是用脚的;有的词语是两个字的,有的词语是三个字的——这些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并非没有认识价值。更重要的是,学生亲历探究过程,从小感受到解决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思路,问题的答案也不是只有一个,这恰恰是中国人传统思维模式中十分缺乏的思想方法。

在尝试和探究活动中,成功和失败的可能性并存。我们不要怕学生在尝试中出错误。胡适在《尝试集》中写道:“‘尝试成功自古无’,放翁这话未必是。我今为下一转语:自古成功在尝试!”胡适强调只有尝试才能走向成功,对我们的教学具有积极意义;而陆游“尝试成功自古无”的看法也极有见地,因为在尝试和探究过程中,出现错误和失败是正常的。学生在尝试和探究中出现的错误,是极有价值的教育资源。有经验的教师善于抓住这些错误,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改变思路,重新探究,最后走向成功,这种教育的效果远远胜于直接告诉学生一个正确的结论。

(三)在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中“生成”。

当代文艺理论区分“文本”和“作品”:作家创造出来的只是“文本”,而经读者阅读参与创造而完成的才是“作品”。由于读者时代、经历、经验、个性的差异,对文本的解读必然呈现多元化的态势。过去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总是执意去寻找作者的“原意”,现在我们认识到对文本可以多元解读,文学作品的阅读应当是放飞心情的自由过程。美国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的看法更是惊世骇俗:“一切阅读都是误读”。他的说法不无偏激,但至少提醒我们要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多元解读,包括在成年人看来是“误读”。

允许对文本多元解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理念的一大进步。在课堂教学中,这种多元解读会引发学生不同观点的碰撞,产生思想的火花,促进学生的成长。一位老师教学柳宗元的诗《江雪》时,有学生提出:“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设想原因。有的学生认为他家里穷,以捕鱼为生,天冷也来要钓鱼;有的学生认为他是个钓鱼爱好者,所以也就顾不上天冷了;有的学生认为可能老翁在想鸟都飞走了,没人和自己抢了,可以独享一份清静;有的学生认为老翁可能是遇见上什么伤心事了;还有的学生提出可能是他犯了错误,被流放在外,用钓鱼排遣心中的郁闷。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阅读柳宗元生平简介,问学生你现在比较赞同哪一种理解,或者有什么新的看法。学生说:生1:现在,我知道了这是柳宗元在被贬永州时写这一首诗的。

生2:我感到,诗人是在借这个“蓑笠翁”表达自己的心情。

我们看到,由于教师的鼓励,学生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多种答案,尽管认识有高下之分,但这些答案都融入了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在此基础上教师的引导,体现了价值上的导向作用。也许我们的解读不一定符合柳宗元写作这首诗的本意,但孩子们解读文本的过程,是在感悟人生。他们在多元解读中获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也在“知人论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学习方法的熏陶。

(四)在师—生、生—生的对话中“生成”。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跨越时空的对话应当放飞心情,感悟生命的历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关于文本的对话应当是平等、互动的过程。“对话”与我们过去教学中常用的“谈话法”有质的区别:“谈话法”实际上是教师心中早已有了答案,只是用“谈话”的方式把学生往既定的答案上引,而“对话”则是对话者之间信息的沟通、情感的交融、思想的碰撞。按照解构主义哲学的观点,“对话”应当是一种“消解”——既消解教师在课堂里的中心地位,也消解好学生在课堂中的“话语霸权”,话题也是随着对话者的关注点而转移的。在这样的“对话”中,教师和学生都会产生新的思想和言语。

在课堂“对话”中,教师要真心实意地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发现他们思想和语言的闪光点。孩子虽然幼小,却常常有让老师心灵震颤的时候。一年级教学《两个鸟蛋》时,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这个小朋友拿了两个鸟蛋玩得那么开心,你想对他说什么?”老师设计的意图只是要求学生像课文写的那样,提醒他鸟妈妈一定在焦急不安了。没想到有位小朋友说:“他要是把蛋打破了,两只小鸟就死了。这是两个小生命。”教师没有料到一年级的小学生也能从生命的高度看待玩鸟蛋的事,非常感动,马上说:“我们都爱惜自己的生命。我们也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惜小鸟。”我们看到,正是这种平等的对话使“教学相长”。

(五)在适度拓展中“生成”。

语文课程应当开放和充满活力,这就要求我们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不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语文素养。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开放如何适度,常常会引起争议。二年级的一个班级学《北京亮起来了》一课,读到“长安街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一句,有学生提出银河是什么,立刻有几个学生举手要求告诉他。有的说银河是星星组成的,有的说银河很宽很宽,还有一位学生说我知道牛郎织女的故事,于是老师就让他讲了这个故事。这位学生讲了一分多钟,讲得很生动,其他学生也听得很专心。

过去我们往往把这样的随机拓展看成是不“紧扣教材”而加以否定,而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应当得到肯定。因为在自主学习中,“旁枝逸出”是完全正常的。试想我们自己在读书、查找资料时,有时需要的东西一时没有找到,却旁观涉猎,得到了一些“副产品”。这些“副产品”积少成多,触类旁通,歪打正着,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派上了用场。现在,我们认识到了语文学习不是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日积月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陆游在《示子遹》中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有副对联说得好:“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某种意义上说,目不斜视,心不旁骛,是学不好语文的。如果学语文过分强调“以本为本”,只是读教科书,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不可能得到多方面的发展。语文教学具有功利性,但不要太急功近利。让学生放飞一回心情,有什么不好?适度的随机拓展,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丰富性。当然,拓展不能离题太远,要避免那种过度发挥……

(六)在创造中“生成”。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课堂教学如果能向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无疑是很好的“生长点”。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儿童具有创造的天性,假如老师为学生搭建一个舞台,他们的创造潜能可以极大地得到发挥。课堂教学中大量的事实表明,我们往往对学生的创造潜能估计过低。而我们的种种不放心和不放手,最终将导致学生思想翅膀的退化而永远不能高飞,那将是中国教育的悲哀,也是我们民族的悲哀。

各种版本的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都相当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不少课文给学生留下了创造的空间。以人教版为例,《画风》课后的练习是:张洁问:“你想怎样画风?”

我想:“。”

《假如》的结尾可以让学生续写:

假如我有一枝

马良的神笔……

如果我们能抓住时机让孩子创造,这些地方就成了课堂的“闪光点”,而学生也能在创造中感受成长的快乐。

此外,课堂上有时会发生一些偶发事件。这种偶发事件有的与语文教学有关,如有学生在学习《五彩池》突发“五彩池能不能游泳”的奇想,令老师措手不及;有的与语文教学无关,如教室里突然飞进一只蜜蜂蜇了同学,教室里顿时大乱。经验不足的老师可能会手忙脚乱,仓促处置而留下遗憾,而敏感和富有实践智慧的老师会抓住这种机会,变偶发事件为教育良机,成为教学教育的生长点。

课堂上生成的资源因素具有方向的不确定性。不同的方向,教育价值的大小不同,有的还可能产生负面教育效应。所以,教师在的课堂生成中要注意把握好方向,适时地作出反应和调整。既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心灵的自由,又要潜移默化地渗透主流社会的意识形态;既要大胆猜测,放飞想像,又要尊重事实,讲究科学;既要有教师的宽容和学生的自主,又要有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律。这样才能真正达成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实现课堂教学无序和有序的统一。

三、为生成而预设“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礼记。中庸》)我们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不是不要预设,而是改进预设。这种预设更多地关注课堂上学生的精神生活。正如叶澜所说:“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设计,会使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时空余地。”

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预设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这种生成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性。我们的备课要从着重于教师的“教”走向学生的“学”,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预设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生活有怎样的体验、解读会有哪些感悟、探究会有哪些答案、练习会出现什么错误……在此基础上教师怎样肯定、鼓励、引导、矫正等等。

浙江省特级教师王崧舟对《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就是一种为生成的预设:(一)学生默读课文,发现并提出问题。估计学生的问题有:▲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为什么说地球像一叶扁舟?

▲为什么说地球是渺小的?

▲为什么要用很小很小来形容人类的活动范围?

…………

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随机点拨:哪些问题书上没有答案、哪些问题之间有联系、哪些问题需要重点思考。

(二)引导学生自主释疑。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读书并寻求答案,组织学生汇报,在随机汇报中引导学生深入感悟以下几点:▲为什么说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为什么人们要随意毁坏地球资源?

以上问题可以通过引导点拨,集中到对课文第4自然段的感悟上去:1.读第4自然段,想像自己看到的画面。

2.补充阅读材料《地球上的一天》。

(三)从向地球母亲诉说的角度切入,引导学生写话并朗读。

地球!我亲爱的母亲:你的孩子:为生成的预设具有下面一些特征:1.从机械的直线式程序走向灵活的分支式、板块式程序。直线式程序难以包容课堂教学的复杂多变,我们在做教学设计时就要考虑到会有哪些不确定因素,出现哪些不同的发展方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相对简单,一节课的教学板块以3—4个为宜。

2.从“西洋画”走向“中国画”,讲究“留白”的艺术。西洋的油画画布上布满油彩,而中国画常有大块的“留白”,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两种画法的不同中悟出些什么?小学的一节课时间不长,要让学生质疑问难、探究尝试、拓展开放,就必须留有余地,不能安排得满满当当,更不能下课铃响了还要“拖堂”。课堂里有时间多,让学生自己读读课文、做做练习、看看课外书,不是很好吗?

3.从重教学环节的设计走向重文本解读和学生研究。新课程的备课要从“技术”走向“人文”,不是冥思苦想,在设计的精巧上下工夫,而是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研读文本,研究学生上。老师自己“披文以入情”,课堂上才能“情动而辞发”。教师自己对教学文本体验、感悟和解读的深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节课的质量。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重视人的资源因素,重视教学实施过程中生成的资源,语文教学将会闪耀着语言、思想、精神、生命的光辉,走进一片更加灿烂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