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材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20————12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活动中初步理解周长的含义,知道周长的计算方法,并会求图形的周长。

2. 通过看一看、指一指、描一描、算一算等教学活动,让学生逐步建立周长的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探究的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能愉快的与同伴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周长和求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荷叶图片等可以描述周长的实物。

学具准备:直尺,水彩笔、作业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一周”

播放5个动画:

1.小火车沿着轨道跑了一周

2.小朋友围着人工湖跑了一周

3.霓虹灯沿着牌匾闪亮了一周

4.老爷爷沿着菜地围了一圈的栅栏

问:小火车和小朋友跑的路线、围好的栅栏、闪烁的霓虹灯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师小结并板书:一周

二、实践探索,感悟周长

1.物体表面一周的长度

<1>生活中许多物体的表面都有一周,比如数学课本的封面,谁来指一指封面的一周,要求:仔细观察,他是从哪儿开始,到哪儿结束,怎样指?

说一说你是怎么指的?

师归范描述语言:从一点出发沿着边线一周再回到这一点就是封面一周的长度。

谁再来指一指,说一说,强调:这就是封面一周的长度

<2>师错指封面一周的长度

老师也来指一指它一周的长度,仔细看,你有什么想说的,为什么?

小结:从一点出发沿着边线再回到这一点,才是封面一周的长度。

<3>师生同指

请你拿起课本我们一起来指一指,说一说。

<4>你看,老师手里的茶叶盒,你能指出这个面一周的长度吗?那这个面呢?

<5>请低头看看你的桌面上的物体,你任选一个指出它表面的一周的长度。谁来指一指?抬头看看你的周围,再选一个指出它表面一周的长度。

2.荷叶一周的长度

<1>老师这儿有一片荷叶,你能指出它一周的长度吗?

<2>你能描出它一周的长度吗?现在把它贴在黑板上

问:仔细观察,他是怎样描的?

谁来说说他是怎样描的?从哪儿开始?到哪一点结束?

师边指边小结

3.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

<1>这几个平面图形,你能描出它们一周的长度吗?拿出你的彩笔,沿边线描出它们一周的长度。

订正,问:大家看他描的怎么样?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描的?

<2>刚才大家沿着边线描了它们的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谁来说说什么是三角形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呢?

4.判断

下面的图形中,哪些图形能找到周长?

问:什么样的图形才有周长呢?

板书:封闭图形

揭示课题:图形的周长

三、 3

3

3

3

3

3

5

6

4

量算结合,理解周长

1.比较体验

<1>周长一样吗?为什么?

师边说边指长方形有两条长的边所以长方形的周长比正方形的周长长。

<2>周长是有长有短的,怎样知道它的周长呢?你有什么好办法?

出示数据后,问:现在,你能算出它们的周长吗?任选两个图形计算它们的周长,把算式写在图形下面。

生独立做,集体订正。

问: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求几条边的长度?谁来说说你怎么想的?有不同的方法吗?

问:怎样算这样的平面图形的周长?

小结:把所有边的长度加起来就是它的周长

<3>出示园

怎样才能知道它的周长?

生活中量腰围,头围都会用到这种方法

2.拓展提高

哪个小朋友走的路线长?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播放生活中的镜头

问:观察后你发现了什么?

师总结:周长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大家课下找一找周长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以此为题写一篇数学日记。

教后反思

“认识周长”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这一知识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数学课程标准》关于“空间与图形”特别强调学习内容的现实背景,强调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体验。因此,本节课我抓住教材实质,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放手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关于周长,教材只要学生能结合具体的物体或图形说明周长的含义。对于周长的计算,只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计算的方法有一个独立思考、不断感悟和比较的过程。所以,认识周长这节课教学的思路凸现二个层次。

一、指一指、描一描,充分感知一周的长度

我发现很多学生对周长的认识都有一个模糊的概念,知道那是什么,但却无法清晰的描述,所以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对“一周”的理解,利用4个小片段自然导入一周的概念。接下来出示大量物体图片,指一指、描一描为手段,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让学生在充分感受物体表面一周的长度的基础上,自己想一想,试着让学生说说什么是“周长”,这一问题这时放手抛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解决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算一算,拓展运用深化概念

周长的计算,书上首先给出的关于周长计算范畴很大,任何一个图形都可以计算它的周长。要怎么计算出周长,首先要明确周长是怎么回事,学生知道了三角形就是三条线段组成,那么这里就可以利用测量出三角形三条线段的长,再相加得到三角形的周长,四边形也一样。通过计算学生掌握了方法,既是进一步对周长概念数学化的深化,同时,也是为以后的学习正方形、长方形等周长的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足:对学生的生活经验了解不充分,学生对“一周”已经有所了解,只是不能准确的描述出来。在课中,对“一周” 的学习感悟时间较长,因而在后面对“一周的长度”的学习用时较长,理解却仍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从而在理解“周长”的概念时,学生不能准确、完整的描述什么是周长。整节课我感觉到学生缺少一个对周长的严谨认识,周长的理解应加强对长度的理解,是一周的长度,重点要落在长度上,效果会更好。

总之,在这节课中,我让学生通过一连串的活动,自己感悟、获取周长的概念。从 “看”到“指”从“ 指” 到 “ 描” ,又从“描”到“算”。不断更新的活动对学生来说充满了挑战,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