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学校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是“身体的教育”,其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传统的体育教育评价体系是建立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在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体系上,大多沿用了以往的模式,即通过期末的考试给学生评价出一个综合等第或分数,把考试作为评价的唯一手段,把考分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柳斌同志说:“我们反对以考试作为评价学生学业的唯一手段,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以单纯学科分数来评价全人将导致忽视全面发展。这种评价方法是形而上学的,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体育新课程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知识、技能,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且还要将体育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传授给学生。新的体育课程要求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应该是向多元化发展的。首先应强调综合性和整体性,必须以学生在知识、技能、人格品德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为标准,对学生不搞一刀切。其次,评价标准应强调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共性目标反映国家统一的要求、基本标准;个性目标反映出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和特长的发挥。

据此,我认为建立科学、有效、合理的学生体育成绩评价体系,并加以实践,既是实施体育新课程的需要,又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它是当前实施体育新课程中丞待解决的一个迫切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深入学习体育新课程理论的同时,我也在不断摸索小学体育学科学业成绩的评价方法,力求使大多数学生能全面体现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更好地激

二、学业成绩评价体系改革的策略

评价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发展,如何正确评价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绩,是教学中的一个主要环节,全面的、科学的、指导性的、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不但能反映学生在学期内的体育课成绩,而且能反映学生在本学期身体生长发育和健康状态,指导学生体育课学习,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在教学中起到承前启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作用。当前,体育教学中的评价存在着注重学生的终结性评价,而忽视体育教育的过程评价和诊断性评价;重视期末成绩的考核,单纯用分数的高低来评价成绩,而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评价;重视身体素质和技能的评价,而忽视思想品德、个性品质的评价等。现行的浙江省省编《体育与保健》教材的教学大纲规定,学生学业评价的内容应包含出勤率及课堂表现,体育保健常识、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等方面,然后通过总评用分数或等级来体现,显得简单抽象,不能充分发挥出评价的检验教学效果、诊断教学问题、引导教学方向、激发学习热情的作用,不能引起学生和家长的重视,削弱了学生体育成绩评定应起的作用。因此,对学生体育成绩的评价,既要重视对学生知识和身体素质的测评,更要注意对学生技能、技术的考察,同时还要注意对学生情感、兴趣、意志、习惯等心理素质的评价。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与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

(一)建立分项考核、分项评价的格局

学科

项目

成绩

生长发育及运动症状的处方

体育基本常识

基本技能技巧

身体素质

运动技能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身体生长发育状况

身高

参考标准

兴趣爱好、特长

体重

胸围

视力

评语

1.体育基本常识的考核:主要根据大纲的要求进行,另外增加一些国际、国内的体育重大事件,体育运动员的事迹等,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思想教育,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和兴趣爱好打好基础。

2.基本技能、技巧考核中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的内容根据本学期教学大纲中的考核项目,对应进行考核,评定出优秀、良好、一般、须努力。《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考核,按要求的测试项目,考试得出总分,评定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

3.身体生长发展状况,记录该学生在本学期中的生长发育的状态指标,并列出标准数值以供参考。

4.生长发育及运动症状的处方是帮助学生分析不足之处,找出原因和锻炼的办法。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症下药:一是生长发育方面,如肥胖、偏瘦、近视等,二是运动方面力量、耐力、协调性差等,三是意志品质方面有性格不合群、缺乏合作精神等。

5.兴趣爱好是要求学生每人都有一至二项自已特别爱好的体育活动项目,内容不限,争取水平较突出,从而养成学生自主、自觉锻炼的习惯和培养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为学生的终身体育习惯打好基础。

6.评语包括学生学习体育的思想态度、学习品质、努力方向等。

在以上的评价内容改革中,我们将小学体育学科评价内容按其特点分成了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四个方面,即知识块、技能块、思想情感块、生长发育块。从这四方面的分项评价中,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学生的学习状况,弥补了传统评价中用一个等第来进行综合评价的缺陷和不足。分项评价项目的确定意味着学生学习中单项目标的确立,为评价的客观、公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可以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对照评价项目进行有目的自主学习、锻炼与自我提高,为学生指明了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因此,分项考核、分项评价的评价格局为学生体育素质的全面提高创造了条件。

(二)采取学生自我锻炼、自我评价的方法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

沿袭了几十年的“传习式”体育教学模式,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主导性,而学生只是被动地适应,总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或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长期处在“讲解、示范→学生练习→集中辅导、纠错→继续练习→结论评价”的教学模式中,这种固定的模式虽然教学过程规范,有利于基本技术与技能的教学,但是不利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和发展学生的个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使学生渐渐失去了对体育课的兴趣,没有达到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多种教育的目的。

新课程视“学生是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有可能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人”,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学生全面发展上。体育课程作为全面实施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求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发展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更要着眼于“让学生主动地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这就势必需要我们改革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特别重视发挥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1.在自我锻炼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在遵循认知和运动技能形成等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3.在自我评价中,发展学生的观察、判断能力,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基础上,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把两者辨证地统一起来。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体育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采取等第加评语的方法评价学生学习成绩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告诫说:“你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苏霍姆林斯基还认为:“快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因此,在教学中评价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后快乐的心理体验,进一步激发起学生自主锻炼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在评价结果上采用优秀、良好、一般、须努力这四个等第及评语来展现学生的学业成绩。了解学生的差异,将学生在练习中努力程度和进步幅度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 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学生的不同体育基础出发,因材施教,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要求、教学难度、教学方法。如在掷实心球练习中,学生中远的能掷8米以上,近的只有3米左右,后者可能永远都赶不上前者,他的信心随着一次次的投掷将丧失殆尽。我采用了进步了就表扬的激励性教学评价,对学生制定不同的要求,这样,学生在宽松的教学氛围中练习、互助帮助。投掷3米的同学掷到3.5米就是进步,按传统的观念,掷3.5米不批评已是万幸,怎么够得上表扬?而正是学生间的互助和竞争以及教师的“好,又进步了!”、“加油!”等语言激发和保护了学生的自信心。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体育锻炼中“超越自我”的含义,主动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去,体验运动中的内在乐趣和丰富情感。帮助学生懂得一分辛勤一分收获,要用顽强的意志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从而使学生喜欢体育、热爱运动。

如下便是一位9岁男生的体育成绩评价结果:

学科

项目

成绩

生长发育及运动症状的处方

体育

体育基本常识

优秀

你的上肢力量薄弱,需要多练习俯卧撑、举重物等,

基本技能技巧

身体素质

一般

运动技能

良好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良好

身体生长发展状况

身高

参考标

145厘米

136厘米

兴趣爱好、特长

体重

35公斤

32公斤

你的乒乓球水平在班级里名列前茅,本学期你的推挡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

胸围

56厘米

56厘米

视力

左1.5

右1.2

评语

你很喜欢体育,学习态度也很端正,如以后能加强锻炼、坚持不懈,你能长得更高、更健康,你的体育成绩会有很大的进步。

从以上的评价,不仅反映了学生的体育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反映了学生的生长发育状况,我们从评语中还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今后努力的方向。这样的评价结果在肯定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给学生以自信与自尊,赋予了学生不断努力的动力,为培养学生具有终身体育观念打下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