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滚筒打保龄球》是大班幼儿喜爱的科学活动。教师通过“露露滚筒打正面的球”→“露露滚筒打侧面的球”→“露露滚筒打后面的球” →“露露滚筒打左、右边的球”等系列推进的活动程序,引导幼儿持续深入地探索。在活动(一)“滚筒打正面的球”中,先引导幼儿感知圆柱体滚筒(露露罐)和两端大小不同的圆台滚筒(酸奶罐)滚动的不同现象(直滚、拐弯滚动);再引导幼儿运用获得的经验,探索和选择击打正面球的滚筒;活动(二)“露露滚筒打侧面的球”则在探索击打正面的球的基础上,引发幼儿迁移在活动(一)中所获得的经验,探索怎样改造圆柱体滚筒,使其能击打侧面的球;活动(三)“露露滚筒打后面的球”是幼儿在改造露露滚筒打侧面球时出现拐弯弧度不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从中探索、发现怎样改造露露滚筒,才能往后面拐弯的方法;活动(四)则是在区域活动中探索怎样能听指令击打左边、右边的球。这个活动是在圆柱体滚筒改造成圆台滚筒后反复打侧面、后面球的过程中,积累了改造滚筒和击打保龄球的经验,幼儿感知、发现每次滚筒滚动时都会往小的一头滚动的现象,从中学习有意识地摆放滚筒的位置,击打左边或右边球。如:圆台滚筒小的那端在左、大的那端在右时,会向左拐;圆台滚筒大的那端在左、小的那端在右时,会向右拐。

在《滚筒打保龄球》活动案例中,教师从幼儿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特点这一角度思考活动设计,关注幼儿从感受现象到运用获得的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应提供怎样的阶梯和支持。因此所要探究的内容并不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而是根据活动内容探究的渐进性及其难易程度,将幼儿的探究活动分解为若干个具体的活动,为幼儿搭建层层推进的“动手做”系列探究活动支架,这样的活动程序设计很容易顺理成章,既给幼儿留出更大的空间和时间自主探索、尝试,又有助于幼儿的每次探索都有所挑战和发现,从而自主建构新的认知经验。

上一页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