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它的性质是练笔。是“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实践证明,作文课上,先开展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再以此为练笔内容,小学生往往非常愿意接受,并能倾注情感,活跃思维,写出好的习作来。比如:先做后练、先画后练、先演后练、先编后练……,都是比较为小学生的喜欢的练笔活动。其次,教师还要善于发挥教学机智,抓住灵感一现时,从情感入手,引导学生即兴练笔,学生往往更能写出充满灵性、富有童心童趣、表达真情实感的习作来。

同时要注意语言积累,在阅读中学会积累,摘录优美词语、句子、语段、文章等。从丰富多彩的语言中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善于捕捉鲜活、生动、表现力强的群众生活语言,如歇后语、俗语、幽默笑话、哲理诗等。文章剪贴。制作图文并茂的剪贴本,加以装饰,让人赏心悦目,自然会百读不厌。

叶圣陶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而不歇。”生活的积累和文章的关系就像泉源和溪流的关系,只有积累的源泉的丰盈不竭,才有写作时的源源不绝。可以这么说,积累是作文成功的基石,学生只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生活素材积累,才能建造作文的高楼大厦,在写作文时有话可写,有感可发。解决好作文的积累问题,作文的成功就水到渠成了。

学生作文成果的评价反馈,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起到不断提高学生作文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语言美感和熟练运用能力,提高写作效率的过程。兴趣是一个人做好一切事情的动力,而人们对事情结果好坏的评价,人们对其所付出的努力是否认可,即事后是否有成就感,则是激发兴趣的关键因素。作文也是同样的道理。

一、对学生的作文评价要注意运用赏识教学。小学生作文,也是一种劳动成果,也是一种创造。他们写了一篇作文,也是付出体力和脑力劳动。他们会认为,花功夫写了,已达到了令自己满意的水平。送给老师批改,当然希望老师给予好的评价,以便看到成绩并从中获取力量及启示。心理学家盖茨说的好:“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获求成功的能力。 ” 也就是要成功运用赏识的方式,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因此,教师批改作文,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可修改的情况看到自己的成绩与进步,看到自己是有能力写好作文的。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作文过程的本身就是学生自觉与不自觉地使用着自改的手段,让学生参与作文的评析,能使他们 “ 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情感,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该如何引导指点学生,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是很值得研究的项目。只有学生参与了作文的评析,亲身去体验,去感受,才能激起强烈的作文兴趣与作文欲望。因此,在作文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是一个被评的客体,更应是评价的积极参与者,是一个主体。学生通过自评与互评,不仅可以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失误,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更能形成自我检查、自我评定的良好学习策略,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

三、进行因人评价因材施教 。 教育也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作文评价也要注意学生的个体需求,避免单一的作文评价模式,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人格和创新人格,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整体的学习效率。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认知水平等因素的不同而实施差异评价,优化作文评改,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改变以往 “ 一刀切 ” 的评价方法,根据学生作文水平分成一、二、三几个层次,根据每个层次学生作文水平不同起点进行特定阶段性评价,给予进步性评价或特色性评,这样孩子们尝到成功的喜悦时,写作的兴趣越来越高,写出来得作文更是五光十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