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是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审美需求,专为儿童创作、编写的为他们所喜爱又适合他们阅读和欣赏的文学作品。所以,从接受者的角度看,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有必要结合儿童的心理、智力发展特点,根据不同儿童文学作品的文体特征和美学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

当前,教师在儿童文学类作品中的教学困境:

一是,教师对儿童文学的认识问题。极少数教师接受系统的学习,更多的教师是通过自学完成的。多数儿童文学知识也不扎实:首先是对儿童文学发展史了解程度不够;其次,对儿童文学文体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足;再次,对儿童文学文体特征掌握的程度不足;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们对于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掌握还处于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状态,所以也很难引导学生对儿童文学进行学习,也不利于发挥儿童文学的功能和作用。最后,有很多教师的认识也还比较模糊。

二是,教师对语文教科书中儿童文学作品的认识:仅有五分之一的教师对作家作品熟悉。

三是,教师在儿童文学作品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儿童文学作品教学过程中最难把握的方面,经过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文章作品的感悟;作品中情感的控制和把握;学生的多元解读与理解;儿童情趣的处理;对学生语言、写作等能力的提高;教育性欲审美性的协调统一;审美教育尺度的把握等。关于儿童文学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大部分教师对儿童文学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解读不够深入。

1. 儿童诗的教学策略

1)留给孩子表达的空间

有人说“孩子天生是诗人”,这句话可以给广大教师足够的信心。我们在进行诗歌教学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打碎罩在诗上面的那一圈“神圣”的光环,给孩子创设表达的思维空间,引导他们用自己童稚的心灵去观察、去发现,用他们特有的思维去想象、去感受,用他们纯朴的语言去表达、去创作。每周给他们讲一首现代童诗或儿歌,做一次诗作讲评,讲评中以表扬、赞赏为主,不给他们施以框框条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