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留下的葡萄树》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童话故事。小狐狸肚子饿了,狐狸妈妈不辞辛苦,翻山越岭去给他找好吃的,当她为孩子摘回一串葡萄时,却在家门前碰到了猎人,在这危险万分的时刻,狐狸妈妈冒着危险告诉孩子快逃,自己却再也没有回家。小狐狸长大了,始终没有找到妈妈,却看到了妈妈为他留下的葡萄树,顿时充满了对妈妈的感激之情。母爱,比天空还辽阔,比海洋还深远,她是人间永恒的爱,最无私的爱。

讲童话就应该首先了解童话的特点。童话是儿童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通过丰富的想象、离奇的情节、夸张的手法塑造了一个个寓意深刻、脍炙人口的故事,幻想是童话的主要特征。童话的语言浅近、生动、简练、质朴。如何将童话故事讲出语文味,讲到学生的心里去?让学生和童话中的人物同悲喜共命运?我想教师只有以语言为载体,引导他们去品读文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才能引导学生进入童话世界。

在教学《妈妈留下的葡萄树》一课时,我主要抓住了“三情”进行设计:抓情节,细品读;抓情境,促想象;抓情感,促体验,从而教出童话的语文味。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悟,尊重童真,呵护童心,引领孩子们入文本,出文本,超文本。

一、抓情节,细品读

故事情节中狐狸妈妈给小狐狸摘葡萄和就小狐狸两处最感人,我抓住相对应的2、3自然段引导学生深入地品析。先用一个主线问题切入:故事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默读1-----3自然段,画出描写狐狸妈妈的句子,并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带着问题画句子,谈感受,初步感受狐狸妈妈的爱。紧接着我着重引导孩子品析了2、3自然段中描写妈妈语言、动作和心理的句子,通过读句子谈感受、再找词语,紧接着进行朗读的指导,这样层层深入,从段到句再到词然后再到段,理解文本走个来回,学生的理解和感受就能够透过语言文字深入地和狐狸妈妈进行对话。

二、抓情境,促想象

下一页
阅读全文